人貴有自知之明
在股市上,經常是坐著豪華轎車的人,向坐公交車的人尋求投資建議。即使他做得相當成功,但適合他的方法,並不一定適合你。
——巴菲特
在生活和工作中,大家都很有自知之明,都知道有些事別人能處理得很好,自己卻不行。但在選股時,很多人卻喜歡說:“別人能選,我也能選。”事實上有很多股票,別人能選,你卻不能選。在投資中也是這樣,別人賺錢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別人選的股票也不一定適合你買。人貴有自知之明,不要不假思索地模倣別人能做,自己卻不能做的事情。
我們知道,猴子喜歡模倣別人,但是這往往也讓牠們吃盡了苦頭。一只猴子坐在一棵大樹上,看見漁夫在河里撒網捕魚,牠便仔細看他們的動作。一會兒,漁夫們收起了網,吃飯去了。猴子便連忙從樹上爬下來,想要去模倣漁夫捕魚。但當它拿起網準備撒網捕魚時,網反而
把自己套住了,小猴子差一點被淹死。最後好不容易逃離漁網的小猴子自言自語地說:“唉,我真是活該!還沒有學會撒網,我還捕什麼魚呢?”
散戶們就很容易犯小猴子的錯誤。對自己還沒有理性的認識和判斷的時候,就盲目去做,結果通常與理想謬以千里。雖然股票都是一樣,但是每個人和別人都不一樣。要投資成功,必須首先正確認識自己,有自知之明。記住:天使之所以會飛,是因為她們把自己看得很輕;大師之所以會賺錢,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看得很笨。
進入股市時,先認清你的風險承受度和所要的投資報酬率是多少。如果市場沒有按你預定的軌道運行,你應該怎樣去應變?最好提前想好並寫下應變的策略,一定不要被市場行情衝昏了頭腦。特別對散戶而言,通常是進場幾天後,自己都記不起買股票時是怎樣想的。如果你的停損點是10%,即15元進貨,停損點就定在13.5元,不要考慮太多,股票跌到13.5元就說再見。如果你的原計劃是10元入股,投資報酬率設定為50%,漲到15元賣出獲利,那麼股票升到15元時就堅決賣出,不要猶豫。股票投資中的方法實際上沒有什麼對或錯,關鍵是你需要找到適合自己風險承受度的方法,且堅決按照這個方法去做。
隨著經驗的增加,大家都會不斷改變自己的方法,這就如螺旋一樣,轉了一圈,看上去你似乎還停在原位,但實際上你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方法可以修改,也必須隨著經驗的積累而修改,重要的是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有個指導行動的方法,並且用它來指導你的行動。
散戶們最易犯的錯誤之一就是缺少計劃。覺得這支股票的股價很低了,或某人說這支股票好就買進。買進後怎麼跟蹤就茫無頭緒了。什麼情況下停損,什麼情況下停利,一問三不知。你若也是其中一員,趕快學著定好自己的計劃。要知道股票這所大學的學費往往是很貴的。
巴菲特告訴我們:要想投資非常成功,你必須具備良好的性格。有些人性格過于敏感,從他們的臉上就能看出他們持有的股票今天是漲是跌。一看哪支股票漲得猛,就想追進去賺一筆。結果往往是買入不久就開始下跌了,正好買在最高點。一看手里哪支股票跌得兇,就害怕得趕緊拋出去,結果不久就反彈了,正好拋在最低點。巴菲特曾經多次警告投資者,如果無法忍受自己的股票大跌,無法在市值損失50%時,仍然堅持持股不動,就不要投資股票。
華爾街很多著名的專家,都在這上面栽了跟鬥,受到了市場的懲罰。很多人太過自信,如果他們認為股票要升,就堅定地跟進,不管市場是否跟他們預測的一樣。如果對了,當然皆大歡喜,如果選中的股票不升怎麼辦?結論自然是市場錯了,市場還未體驗到這支股票的價值。結果導致很多專家,一個個都從寶座上跌了下來,害人害己。這樣的故事非常之多。越聰明的人,越容易自以為是。他們在生活中的決定通常正確的居多,有些是開始不對勁,但最終證明他們的正確。但是在股票投資中,或許最終他們確實是正確的,但在市場證明之前,他們可能早已輸光回家了。不要自以為是,不要有虛榮心,按市場給你的信息來決定行動計劃,一有不對即刻認錯,這才是股市的長存之道。
因此,在股市中,我們只有深刻認識到自身的短處,才能最大地發揮自己的長處。對于散戶來說,更應該正確認識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能做就做,不能做就不做,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智慧箴言
人貴有自知之明。可怕的自我陶醉比公開的挑戰更危險。自以為是者不足,自以為明者不明。自明,然後能明人。流星一旦在燦爛的星空中炫耀自己的光亮時,也就結束了自己的一切。自高必危,自滿必溢。勝時自己就認為完美無缺,成就大就居功自傲,名聲高即目中無人。在這方面古人有經典論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