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女人要學會狠狠愛自己
愛的第一步,不是去愛別人,而是愛自己
按照前面提到的投射原理,你對伴侶付出什麼,就是對自己付出什麼。愛對方,深層次就是愛自己。這跟我們平常所說的“幫別人就是幫自己”、“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是一個道理。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愛自己,總是向外尋找愛、渴求愛,就像一個乞丐總是去向他人乞討一樣艱難。一旦這種尋找發生錯位或者斷裂,他就會怨天尤人,以至痛不欲生。
與其低微地去祈求別人的愛,還不如愛自己多一點。記住:愛的第一步,不是如何去愛別人,而是要學會愛自己。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種女性我最欽佩:一種是像花木蘭、梁紅玉這樣的巾幗英雄,一種則是以蘇小小、賽金花為代表的青樓名妓。前者敢于在疆場上跟英雄豪傑一較高低,堪稱巾幗不讓須眉;後者在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閣年代,拋頭露面,笑傲江湖,在情場上引無數公子王孫競折腰,活出了一種灑脫,愛出了一份率真。這其中,錢塘名妓蘇小小更是成了男人心中的一個夢,女性眼中的一座碑!
蘇小小,傳說中名氣很大,青史里卻不見蹤影。傳說她愛過一個豪門公子,愛也算愛得轟轟烈烈,可是公子在被父親召回之後,便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沒了消息。蘇小小呢,當然也傷心難受過,但她並沒像被負心郎拋棄的霍小玉那樣從此一病不起,也沒像剛烈如火的杜十娘似的來個怒沉百寶箱,而是收拾了下心情,重新上路,桃花燦爛般的繼續活躍在文人墨客的世界中,而那段傷心往事早已像一陣青煙似的飄散在錢塘江上了。後來,她還急公好義,資助一位窮書生進京趕考,後者金榜題名之時,不想卻是前者魂斷錢塘之日。書生撫棺大哭,在她墓前立碑曰:錢塘蘇小小之墓。
當然,蘇小小的早逝並非是因為失戀和相思,而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重病。她並沒有像林黛玉那樣自怨自艾,而是恬然釋然。她覺得自己死于青春華年,反倒可以給世界留下一個最美的印象。她甚至認為,死神在她十九歲那年造訪,乃是老天爺對她最好的成全。她不用像很多妓女美人遲暮和人老珠黃之後,慘遭男人的背叛。
這個活了不到二十歲的奇女子,從此便成了一段傳奇:李賀為她賦詩一首《蘇小小》;白居易到杭州做官,去她墓前憑吊:“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余秋雨在他的那部超級暢銷散文集《文化苦旅》中,也辟出了專門的篇幅來談及這個姑娘:“她比茶花女活得更為瀟灑。在她面前,中國歷史上其他有文學價值的名妓,都把自己搞得太逼仄了,為了個負心漢,或為了一個朝廷,顛簸得過于認真。只有她那種頗有哲理感的超逸,才成為中國文人心頭一幅秘藏的聖符。”
去年,我到西湖遊覽,也專門去看了下那聞名已久的蘇小小墓。墓不高也不大,在眾多西湖名景中,似乎很不起眼,但卻也讓人流連。當時我就在想,一個被公子王孫始亂終棄後的姑娘,為何如此看得開?在“失戀33天”之後,就像扔掉一件舊衣裳似的重新笑逐顏開?僅僅是因為妓女的身份讓她早已把男女私情看得雲淡風輕?那為什麼同樣是在情海顛簸多年,霍小玉、杜十娘卻沒能放下呢?歷代名妓何其多也,為何偏偏是她贏得了如許讚譽的生前身後名?
在為寫這本書搜集各種資料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找尋答案。直到有一天,我恍然大悟:因為她懂得愛自己!一個懂得愛自己的女人,才會散發出一種自信而優雅的光芒,才能把自己變成一座燈塔,引得無數男人為之仰慕!
關于蘇小小的相關記載太少,我只知道當她結束那段不值得為之痛苦的戀情之後,她就由對情的執著轉向對美的向往。這種對美的向往,包括對自己作為一個女性魅力真正的肯定,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紅塵眾生的超然。當一個女人從自己的身體開始,到自己的靈魂,都能夠刻骨熱愛,她便具備了一種暗示。什麼暗示?她是美的使者,她站在自信的屋頂眺望大地,男人都像粉絲一樣匍匐在她的腳下。就算她天生不美,卻愛自己的每一寸肌膚,相信自己內在的巨大能量,誰會不愛她呢?從心理上,她便是一個所向披靡的人。而這個女人就是蘇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