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者內心都住著一位挑剔的批評家
如果你認為完美主義者都是從完美家庭里走出來的完人,那就大錯特錯了!完美主義者大都是在不完美的成長環境中苦熬出來的。嚴厲的父母,嚴苛的教育,加上嚴格的要求,是培育完美主義者的三大基因。
完美主義者內心都住著一位挑剔的批評家。這位批評家手握戒尺,時刻在提醒他、監督他、敲打他,讓他總是處于自責當中。這位批評家,小時候是父母,是老師;長大以後是領導,是同事,是社會的輿論,是別人的眼光,是內心的另一個自我,一個總是要求自己趨于完美的自我。
如果說孫悟空頭上的緊箍是強加給他的,完美主義者頭上也有一個類似的緊箍,是小時候對孩子過于苛責的父母給孩子戴上的,久而久之,緊箍就跟他們融為一體,他們也就成了完美主義的奴隸。每當他們稍有懈怠和懶惰,內心深處就有一個嚴厲的聲音馬上響起:“你做得還很不夠!你離完美還差得遠呢!”
完美主義者小時候大都遭受過嚴厲的斥責和懲罰,這使得他們普遍自尊心很強,為了避免再次受辱,他們一方面會強迫自己凡事盡量做到最好,另一方面他們會壓抑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因此,每個完美主義者的心房都有一個地下室,那些真實的情感,包括自己的種種缺點和不足,都會被關在這個地下室里,終日不見陽光。長此以往,完美主義者會對這些視而不見。
而在外人眼中,這些完美主義者似乎也成了完美無缺的完人。但是這個世界上怎麼可能會有真正完美的人呢?總有一天,狐狸尾巴還是要露出來的。一旦自己的缺點被人發現,甚至被當面指出來,
完美主義者會難以接受甚至拂袖而去,因為自己的缺點已被自己冷藏在地下室多年,別人突然哪壺不開提哪壺,不等于把自己見不得人的東西公布于眾嗎?所以,完美主義者大都心高氣傲,跟眾人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一是他們往往看不起別人,二是他們也怕自己真實的一面被人看穿。
換句話說,完美主義者大都不太自信,在追求完美的外表下,往往掩飾著脆弱的心以及不太完美的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