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二 這個世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情人”(3)

時間:2013-03-26 10:2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完美主義者對待愛情的方式往往特別極端

  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越想得到什麼、追求什麼,常常是源自未被滿足的個人需求。這種需求,有的是物質上的,有的是精神上的,也有的是屬于情感方面的。完美主義者追求完美,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夠完美,甚至很不完美,所以他們總是期待一段完美的愛情,以填補現實的缺憾。他們在要求自己完美的同時,也要求對方完美,否則就像看到一塊新鮮出爐的白饅頭上落了一只蒼蠅一樣難以忍受。

  在另一檔相親交友節目中,我就遇到了一個極度追求完美的女孩黃小姐。黃小姐從事的是金融工作,可卻像個大夫。每次上來一位男嘉賓,她都要挑剔對方,要麼嫌這個男的腰挺不直,要麼就問那個男的是不是脖子有毛病;要麼看不慣頭發過長的男生,要麼就對男人白襪子配黑皮鞋的搭配嗤之以鼻。有的男嘉賓上來直抖腿,她就說:“你是不是有多動症?”有的男嘉賓緊張得臉色發暗,她就單刀直入:“是不是肝不好?”要是男嘉賓說話衝點,她又忍不住扔過來一句:“你有點陰虛火旺。”

  這位黃小姐就像從醫院放射科被搬到演播室現場的X光,把所有來相親的男嘉賓都扒得光光的,看得透透的,以至于後來主持人和男嘉賓給她取了個綽號“黃大夫”。每次她要向男嘉賓發問時,主持人就調侃:“我們的黃大夫又要給你診斷了,你要有心理準備,別給嚇壞了身體。”

  一次錄像間隙,我跟她聊天,才知道她的這種故意挑剔來自于她過分追求完美的個性。她告訴我,她的母親是健美教練,從小就嚴格要求她的站姿坐姿,對她如何穿衣打扮更是高標準、嚴要求。有一次她在地攤上買了一件廉價的裙子回來,就招來一頓責罵。漸漸地,她就用對待專業舞蹈演員的尺度來要求自己了。

  盡管外形甜美、氣質高雅,但她的這種事事講究完美的個性,還是嚇跑了她的前兩任男友。站在相親舞臺上一年了,二十七歲的她還是孑然一身。末了,她眼神炯炯地說了這樣一番話:“我要感謝我媽,沒有她的嚴格教育,哪有我的今天——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如果一個男人第一眼看上去就這麼多的毛病,今後怎麼相處?日子怎麼過?在這方面我是寧啃仙桃一口,絕不要爛杏一筐。”

  完美主義者對待愛情的方式往往特別極端,要麼寧缺毋濫,像“黃大夫”的擇偶觀就是“寧啃仙桃一口,不要爛杏一筐”,前面提到的那位女模特的愛情宣言是“寧做‘齊天大剩’,也決不讓劣質男人亂中娶剩”;要麼一旦遇到了所謂的夢中情人,就會被前面提到的“夢中情人的光環效應”所擊中,智商歸零不說,為對方還真可以做到言聽計從、百依百順,原來種種的清規戒律、條條框框都會瞬間拋到九霄雲外。

  我認識的一位私企女老板盧女士,就是十足的完美主義者。一次聊天她告訴我,她的內心其實一直住著兩個人:一個是嚴苛的批評家,總是對自己,也對別人挑三揀四;還有一個是心地單純、憧憬愛情的小女孩。平時小女孩總是被批評家管著,不得自由,也沒機會獨立表達自己的觀點;一旦墜入愛河,內心那位嚴苛的批評家就好像進入了冬眠,小女孩便重獲新生,徹底解放。

  不過,這個標尺倘若把握不好,小女孩就會上當受騙。盧女士就是這樣,三十出頭依然待字閨中,多少高富帥追求,她都不為所動,只因為:他們都不是我的菜!偶然的機會,她獨自去電影院看電影時邂逅了一位藝術青年,他略帶頹廢的氣質、壞壞的笑一下子抓住了她。當晚,她在日記里寫到:我與等待多年的夢中情人不期而遇了!于是她扔掉了高傲,丟下了矜持,甚至差點為他關掉公司去遠方流浪。

  沒多久,一個女人打上門來,她才恍然大悟:對方早有家室,只不過老婆孩子在鄉下。那位“藝術青年”愛上她,僅僅是出于“脫貧致富”的考慮,她卻在“夢中情人的光環效應”作用下拋開了全部防備。結果,不僅感情被騙,20多萬現金也如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頭。

  前面提到,當我們從“夢中情人的光環效應”中清醒過來時,會對當初瘋狂愛上的那個人或多或少有所失望。而對完美主義者來說,更像是從天堂掉進了地獄,因為自己內心那位批評家重新戴上了挑剔的眼鏡,于是很難接受一位既有優點又有缺點的伴侶。在他們心目中,伴侶就應該是完美無缺的,一旦發現對方並不完美,完美主義者要麼立刻終止這段感情,要麼就迫不及待地實施改造,想讓對方變得像夢中情人一樣完美。

  在一期情感調解節目中,我遇到了一位年近四十的中學女教師林女士。她多年單身,原因只有一個:沒找到屬于自己的夢中情人。她是劉德華的忠實粉絲,像劉德華那樣完美的男人才是她的擇偶標準。

  去年,她終于扛不住父母的壓力,通過同事介紹交往了一個男友。對方工作不錯,收入不錯,對她也體貼入微,就是外形不如劉德華“標準”。她總是挑剔他、數落他,嫌他不完美,甚至按照劉德華的標準改造他:給他設計劉德華的發型,穿劉德華經常穿的那樣風格的衣服,讓他像劉德華那樣說話,像劉德華那樣微笑。男友起初逆來順受,後來受不了了就開始反抗。兩人的關係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在演播室現場,林女士一臉的委屈:“我為什麼要改造他?還不是想讓他更完美?我是個完美主義者,我這麼愛他,難道他不懂嗎?”我當場反駁:“你根本不愛他,你愛的是劉德華。愛一個人就應該尊重他獨特的個性,就應該完全接納他,包括他的優點、他的缺點。就應該讓他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越俎代庖,甚至改頭換面。劉德華是很優秀,但你沒有權利讓另一個人變成像劉德華那樣的人,哪怕他是你的愛人、你的孩子。”

  完美主義者也是某種程度的極端主義者。在他們眼中,世界非黑即白,要麼完美無缺,要麼糟糕透頂。他們不懂得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有兩面性。

  就像我在《女人不“狠”,地位不穩》一書中寫到的: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男人,也很少有徹頭徹尾的壞男人,所謂好壞都是相對而言。絕大多數男人都是紳士與流氓、天使與惡魔的結合體。男人何時展現出紳士的一面,何時暴露出流氓的另一面,要看當時的環境,要看人的心態變化。女人也是一樣,再標準的淑女也有變成蕩婦的基因,就像托翁筆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你說她是淑女還是蕩婦,不可一概而論,至少在我看來兩者都有:在丈夫卡列寧面前,她是淑女;在情人渥倫斯基面前,她就忘掉了妻子的責任。換言之,安娜不像一個隨便的人,可一旦隨便起來就不像人。對完美主義者來說,學會接受人性的灰暗地帶雖然是件非常困難的事,但也是必須面對的課題。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