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十二幅地圖中的世界史》一書出版發行,這是一本既非製圖史,也非地圖的歷史,而是一本通過十二幅世界地圖講述世界史的著作。書中精選的十二幅世界地圖來自於不同的歷史階段,出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中的製圖師之手。作者向人們揭示,地圖遠非客觀的真實記錄,而是受到一時一地的觀念和動機的左右。通過解讀地圖背後的觀念和動機,人們可以窺視製圖師所處時代的風尚與精神。每一幅都蘊含著某種重大主題,從科學、政治、宗教、帝國,到地理大發現、民族主義和全球化,皆為世界史發生重大變革的關節點。
在這段圖像背後的世界史中,作者向人們呈現了人類長久以來的一個渴望,那就是將地球完美地呈現在一個二維平面上。但是,無論因為客觀條件所限,還是主觀意識的干擾,這始終是人類難以達成的夢想。在作者的解讀中,作為人類理解世界的工具的地圖,成了“人─圖像─世界”三位一體的棱鏡,折射出人類的歷史進程和精神歷程,描繪了一幅前所未有的世界史立體畫卷。
《法蘭克福彙報》在評價此書時説“通過地圖講述世界歷史——為什麼直到現在才有人想出這個妙招?布羅頓這本書不僅博學,而且扣人心弦。”
本書作者為傑裏 布羅頓,是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文藝復興研究中心教授,主要著作有《領土交易:現代早期世界的地圖繪製》《全球性角度:東西方之間的文藝復興藝術》(合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