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書名:梁曉聲人生感悟——我最初的故鄉是書籍
作者:梁曉聲
定價:42.00元
ISBN:978-7-01-015257-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10月
【編輯推薦】
著名作家梁曉聲 人生思想精華首度集結
謹以本書獻給砥礪前行的中國青年
看平民梁曉聲如何用文字匕首為病態的社會刮骨療毒
【內容簡介】
《梁曉聲人生感悟——我最初的故鄉是書籍》分為品味讀書、時評論道和漫談教育三個篇章,內容以梁曉聲撰寫的關於讀書、時評、教育的經典文章為主,是他人生思想精華的首度集結。
【作者簡介】
梁曉聲,當代著名作家。原名梁紹生,祖籍山東榮成。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他連續多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民盟中央常委。曾任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兒童電影製片廠副廠長,中國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及中國電影進口審查委員會委員。現為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三十多年來,梁曉聲有1600萬字左右的著作面世。他以知青文學代表作《雪城》《年輪》《今夜有暴風雪》《知青》等作品蜚聲文壇;他的雜文集《鬱悶的中國人》《忐忑的中國人》《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像一把鋒利的匕首直插病態的社會心臟,為中國的未來吶喊,引起廣大讀者共鳴,成為名符其實的超級暢銷書。《父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作品曾三次獲得全國優秀小説獎。中篇小説《學者之死》獲《小説月報》百花獎。其多部作品在港臺出版,並被譯為英、法、俄、日等國文字。
2009年,他的作品《母親》一書被新聞出版署評為向全國的青少年推薦的優秀圖書。2010年,他被廣大中小學師生評為“首屆最受中小學生喜愛的當代作家”,並當選首屆《作家文摘》閱讀人物。同時他的作品《鹿心血》被讀者評為“2010年中國散文排行榜第一名”。2011年,他的作品《雙琴祭》被讀者評為“2011年中國微型小説排行榜第二名”。2012年,他的作品《父親與茶》榮獲“2012年度中國散文年會一等獎”。2013年,他的作品《龍!龍、龍》榮獲“2013年度中國散文年會一等獎”。2014年10月,梁曉聲應邀出席了黨中央召開的文藝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接見並與他親切交談,對他的作品表示了肯定。2014年12月,梁曉聲入選新浪網舉辦的“第六屆首都十大教育新聞人物候選人”。
【各方評論】
讀書人口多,讀書冊數多,意味著一個國家有精神故鄉的人就多。現今國內,有相當多的人只在乎地理意義上的故鄉,不在乎精神故鄉,而且不覺得沒有精神故鄉有什麼不好。一個國家如果地鐵裏、其他公共場合,很多人都在讀書,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就高,公民素質就高。他們的“靜好時光”多,人和書籍有親密關係,很少有人浮躁,浮躁的人讀不了書。
——梁曉聲論讀書與精神故鄉
與共和國同齡,梁曉聲用文字見證時代變遷。鍾情八零年代,他以知青文學奠定底蘊。當現實衝擊理想,他拒絕浮躁喧囂,關注現實民生,悲憫底層命運,直指官僚權貴,秉持社會正義,辛辣依舊,蒼勁有力。
——鳳凰網
生活中的梁曉聲低調、充滿溫情,但在爭取公權力上,作為政協委員的梁曉聲是個鬥士,聲色俱厲、直言上書。
——《南方人物週刊》
知識分子歷來就有矯正社會惡疾和喚醒民眾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這一點上,作家梁曉聲先生是令人尊敬的。
——著名作家 龍應臺
二十多年來中國和世界的變化讓我們改變得太多太多,但梁曉聲式的慷慨陳詞依然有自己的力量在。我們仍然可以從梁曉聲這裡得到一種真正的滿足,梁曉聲仍然能夠給他的讀者想要的東西。
——北京大學教授 著名評論家 張頤武
【書摘】
讀書與人生
談到讀書,我希望孩子們從小多讀一些娛樂性的、快樂的、好玩的、富有想像力的書,不應該讓孩子們看卡通時僅僅覺著好玩。兒童卡通書一定要有想像力。西方兒童讀物最具有想像的魅力,但是這種想像的魅力並不是孩子們在閱讀時自然而然地就會感覺到的,一定要有成年人在和他們共同討論中來點撥一下。
未來中國人和西方人的一個區別恐怕就在想像力上,科技的成果就和想像力有關。我們孩子的想像力是低於西方某些發達國家的,而且不只是孩子們的想像力,我們文藝創作者的想像力也是低於西方人的。如果人家在想像力方面的智商是“十”,那麼我們的想像力恐怕只有“三”或“四”,這是由於整個科技的成果決定了想像力。
我希望青年們讀一點歷史書籍,不一定從源頭開始讀起,但至少要把近現代史讀一讀,至少要“了解”一些。這個了解非常重要!我剛調到大學時曾經想在第一學期不給學生講中文課,也不講創作和欣賞,只講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國人的生活狀況,怎樣過日子,怎樣生活。當年一個學徒工中專畢業之後分到工廠裏,一個月十八元的工資僅相當於今天的兩美元多一點,三年之後才漲到二十四元。結婚時,他們的房子怎麼樣?當年的幸福概念是什麼?
我在那個年代非常盼望長大,我的幸福概念説來極為可笑。當時我們家住的房子本來已經非常破舊,是哈爾濱市大雜院裏邊窗子已經沉下去的那種舊式蘇聯房,屋頂也是沉下去的。但是一對年輕人就在那個院子裏結婚了,他們接著我家的山墻邊上蓋起了只有十幾平米的小房子,北方叫做偏廈子,就是一面坡的房頂,自己脫坯做點磚,抹一點黃泥。那個年代還找不到水泥,水泥是緊缺物資,想看都看不到。用黃泥抹一抹窗臺,找一點石灰來刷白了四壁就可以了。然後男人要用攢了很長時間的木板自己動手打一張小雙人床和一張桌子。沒有電視,也買不起收音機。那時的男人們都是能工巧匠,自己居然能組裝出一台收音機,而且自己做收音機殼子。我們家裏沒有收音機,我就跑到他們家裏,坐在門檻上聽那個自己組裝、自己做殼子的收音機裏播放的歌曲和相聲。丈夫一邊聽著一邊吸著捲煙,妻子靠在丈夫的懷裏織著毛活,那個年代要搞到一點毛線也是不容易的。
那就給我造成一種幸福的感覺,我想自己什麼時候長到和這個男人一樣的年齡,然後娶一個媳婦,有這樣一個小屋子,等等。今天對年輕人講這些,不是説我們的幸福就應該是那樣的,而是希望他們知道這個國家是從什麼樣的起點上發展起來的,至少要了解自己的父兄輩是怎樣過來的。應該讓他們知道能夠走進大學的校門,父母付出了很多。現在年輕人所謂的人生意義,就是怎麼使我活得更快樂,很少有孩子想過,爸媽的人生要義是什麼?如果許多父母都僅僅考慮自己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得失,那麼可能就沒有今天許多坐在大學裏的孩子,或者這些孩子根本就不可能坐在大學裏。我們的孩子如果連這一點也不懂的話,那是令人遺憾的,所以要讀一點歷史。
中年人要讀一點詩呀、散文呀,因為我們要理解這樣的事情,就是孩子們今天活得也不容易,競爭如此激烈。我們總讓他們讀一些課本以外的書,但如果一個孩子在上學的過程中讀了太多課外書,他可能就在求學這條路上失策了,能進入大學校門絕對證明你沒讀什麼課本以外的書。孩子們的全部頭腦現在僅僅啟動了一點,就是記憶的頭腦、應試的頭腦,對此,要理解他們,不能求全責備,他們現在是以極為功利的方式來讀書,因為只能那樣。但對於中年人,從前“四十而不惑”,我已到“知天命”之年,應該讀一點性情讀物。我不喜歡看所謂王朝影視,因為有太多的權謀,我從來不看權謀類的書。
我建議,首先女人們不看這類書,男人們也可以不看。我們的人生真得時時刻刻與權謀有那麼緊密的關係嗎?到六十歲的時候,哪怕你就是權謀場上的人,也可以不看了吧!可以看一些性情讀物,想讀什麼就讀什麼,而且要看那種淡泊名利的。你能留給自己的人生還有多少時光呢?建議老年人要看一些青少年的讀物,了解青少年在看什麼書,用他們的書來跟他們交談。老同志不妨讀一點兒童讀物,也要看一點卡通,同時要回憶自己孩提時讀過哪些書。格林兄弟的、安徒生的童話中是不是還有值得講給今天孩子們聽聽的。我感覺下一代在成長過程中是特別孤獨的,他們很寂寞。
父母在很大程度上不可能成為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玩伴,他們工作非常緊張。孩子到了幼兒園,老師和阿姨們如何管理呢?第一聽話,第二老實。然後呢,最多講講有禮貌、講衛生、唱點兒歌,如此而已。所以孩子們在幼兒園這個學齡前階段是拘謹的,孩子在一起玩也是不放鬆的。在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如果家庭環境是上有哥哥下有弟妹,並能夠和街坊四鄰的孩子一起任性地玩耍,那是最符合孩子天性的。
現在的孩子非常孤單,非常寂寞。孩子身上有總體的幽閉和內向的傾向。爺爺、奶奶讀書之後和他們做隔代的交流、做隔代的朋友,而孩子讀書時不和他們交流,書就會白讀。有些書的內容、書的智慧一定是在交流過程中才産生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