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茶飲,是指用中草藥煎湯或以沸水沖泡後,作為茶的替代品,老北京人熟悉的菊花茶、苦丁茶、枸杞茶就是一種代茶飲。
選擇代茶飲,因茶葉不産于北方,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社會,將其從南方舶入成本極高,非尋常人家所能享受。而北方夏季乾燥酷熱,飲食亦容易引發上火,需要通過飲茶來助消化、解暑熱。所以民間多用帶苦味的草、樹葉等,經過制茶一樣的曬、炒、揉等工序,成為代茶的飲料。通過反覆實踐,發現其中一些藥用植物雖口感不佳,但其調理身體的功效卻不輸于茶,甚至比茶更強,經數代人經驗累積,遂形成了豐富、多元的代茶飲品種。
從文字記載看,最早的代茶飲出自唐代孟詵的《食療本草》,其中有專治“熱毒下痢”“腰痛難轉”的飲方。宋代則記述更繁,如《太平聖惠方》中,有“如造茶語”“一依煎茶”之法,宋代茶館常兼賣“縮脾飲”,即用烏梅、砂仁煎湯代茶,類似今天的烏梅湯。明初由朱橚、滕碩、劉醇等人編修的大型方書《普濟方》在食治門中專辟“藥茶”一篇,並闡述了藥茶的適應證和飲用方法。
清代趙學敏《串雅內編》中,記有“代茶湯”,包括甘露茶、靈芝茶、神曲茶、槐花茶、菊花茶、胖大海茶、荷葉茶、板藍根茶、銀花扁豆代茶飲、安神代茶飲、和胃代茶飲……
在代茶飲中,木犀科植物最多,因其葉苦,藥用效果近似于茶。比如人們常説的苦丁茶,其實苦丁並非一種,據文獻考證,至少有30多種苦丁植物,都可以泡茶。
此外還有飲花,比如遼金時代的蕭太后就經常沖泡金蓮花,清代宮廷常飲金蓮花,康熙皇帝曾御筆題詞“金蓮映日”,乾隆還曾封金蓮花為“花中第一品”,所以有“上品飲茶,極品飲花”之説,但飲花成本太高,且花中含多種蛋白,亦引發過敏反應,所以只在小範圍中流行。
此外還有偽茶,只取滋味,不計功效。比如“山茶”,即紫荊,將其嫩芽曬乾,摻入劣質真茶中,這種茶沖泡不開,需熬著喝,滋味與普通茶近似。但紫荊有毒,不能多飲。此外有用酸棗芽葉代茶葉,需上屜蒸,然後曬,曬後再蒸,反覆多次,最後搓成卷狀,悶置於罐中,時間越久,味道越重。類似的偽茶,還有柳葉、苣荬菜、棗芽、嫩椿葉等。
而宮廷代茶飲,則要精緻得多,而且會考慮對症下藥,比如慈禧太后經常有“胃氣欠調,消化遲滯”等脾胃症候,用炒谷芽二錢,生檳榔二錢,水煎代茶。慈禧太后去世前,因身體虛弱,已無法飲藥,御醫張仲元等只得擬“滋胃和中代茶飲”,即竹茹、鮮青果、厚樸花和羚羊角製成,不過這只是沒辦法的辦法。
有趣的是,慈禧還曾用帶茶飲減肥,即所謂仙藥,烏龍茶、六安茶和中藥澤瀉等8種茶與藥組成,實驗表明,仙藥茶能讓血液中的脂肪更快分解。
本文材料主要引用自《北京地方誌 人民生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