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無可替代的楊增新

時間:2015-07-28 10:02   來源:光明日報

  《守望天山——楊增新與現代新疆》 楊鐮 著 新疆人民出版社

  楊增新親自接待斯文赫定與徐炳昶率領的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

  編者按 本報自即日起推出“光明讀書會”欄目,在書海中為讀者選好書,品經典;邀請專家學者表見解,汲精華;同時也希望讀者以讀書會為平臺,交高朋,尋益友。掃描二維碼,獲取更多線下活動預告。

  本期光明讀書會,向讀者推介的是新疆人民出版社新書《守望天山——楊增新與現代新疆》,參加對談的是該書作者、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楊鐮,社科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大正,新疆人民出版社社長程春,本版責任編輯張焱擔任主持。在此,特將讀書會內容加以整理,以饗讀者。

  楊增新:反對疆獨的第一人

  主持人:學界對楊增新有一個評價,説他是“反對疆獨第一人”,保證了新疆的穩定發展,請楊鐮先生簡單地介紹一下楊增新其人。

  楊鐮:楊增新(1864-1928年),雲南蒙自縣人。清光緒十五年進士,在河西任職,先後出任中衛、天水知縣,河州(甘肅臨夏)知州,以及甘肅提學使、高等學堂監督等職務。光緒三十四年調赴新疆,擔任鎮迪道兼提法使,做巴裏坤和烏魯木齊的地方行政長官。椅子還沒坐熱,清朝滅亡了,袁世凱任命新疆巡撫袁大化為新疆都督,袁大化堅辭不就職,匆忙返回內地,舉薦楊增新出任主要負責人——新疆都督,直到1928年遇刺身亡。楊增新是民國時期新疆第一位管理者,也是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業績的人。馬大正先生做出歸納,稱其為“反對疆獨第一人”。

  楊增新對新疆的主要貢獻在兩方面:一是維護了國家領土的完整。清朝滅亡,與新疆相鄰的內外蒙古分治,外蒙古追隨俄羅斯。阿勒泰在清朝時期歸屬外蒙古,阿勒泰山主峰是北疆制高點友誼峰,楊增新説,“我們不能仰著臉看人”,他兩手抱空拳,沒錢又沒兵,靠謀略與當地蒙古、哈薩克等民族的支援,將阿勒泰收歸新疆建制。假如楊增新沒有收復阿勒泰,俄國瓦解新疆就指日可待——沙皇早就企圖將新疆作為俄國新省份了。

  楊增新的第二個貢獻,在於維持了新疆的穩定和發展。清朝治理新疆,靠“協餉”,這是向東南沿海富庶省份增收的一筆餉銀,每年有二三百萬兩左右,用於維持新疆整體格局,發放新疆官員的薪金和軍餉。清朝滅亡了,協餉沒有了,楊增新靠和基層的溝通互助,以及謀略、心智,將新疆保持在中國領土範圍內。“新疆區域將分崩離析”成為泡影。

  對現代中國,楊增新的貢獻無可替代,必須給予特殊關注。沒有楊增新,新疆——西部以致中國的和諧穩定、共同發展,必定為動亂、饑荒、民族衝突淹沒。楊增新堅決反對境外人士來新疆傳教,反對任何人建立經文學堂,其意義深遠。他的立足點是新疆的不同民族,不能強調以往曾出現過的糾紛抗爭,而應該提倡共同點——不論在綠洲城鎮還是偏遠山鄉,各民族群眾都撙節資源,保護環境,尊老愛幼,以和諧共存促進發展,“新疆人”有一致的美好前景。這些認識,不僅存在於新疆的歷史檔案與同時代人的記憶之中,而且對現在我們建設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也具有重大意義。

  1984年起,我從環遊塔裏木開始,到天山南北各地考察。在偏遠綠洲、荒郊野外,老百姓們説到楊增新,激動得語不成句,提起“老將軍”熱淚盈眶。最讓我感動的,是一位一百多歲的羅布人庫萬庫都魯克,他曾給斯文赫定當過馱夫,給斯坦因拉過駱駝。提起楊增新他説:“老將軍在世的時候,我們羅布人的天地非常寬廣。”説完熱淚盈眶。那時候楊增新去世近60年了,卻仍然保有這樣的民心民意。

  馬大正:楊增新在新疆的十七年,做了很多事,除了維護我們國家的領土完整,還面臨來自於中亞、西亞“雙泛”思想滲透的挑戰。20世紀初是新疆分裂與反分裂鬥爭的源頭,楊增新的政治敏感性很強,對“疆獨”的危害認識得比較清楚,採取了一些有效遏止“疆獨”“雙泛”思想傳播的措施。比如,對一些來自土耳其,打著辦學幌子傳播“雙泛”思想的人,他會馬上趕走,查封學校;對一些到國外留學、經商,帶著“雙泛”思想回來予以傳播的人,也採取比較嚴厲的措施。同時,他還有意識地在新疆提倡中原文化的傳播,開辦學堂,切實進行雙語教學、宣傳儒家思想,這也是我們現在一直提倡的事情。

  除此之外,楊增新關注新疆的民生。作為“父母官”,不管哪個民族的人,只要生活在新疆,他都將之視為子民來愛護,重視解決普通百姓的民生問題,所以“老將軍”才有那麼好的口碑。這一點很值得我們以史為鑒。

  楊鐮先生這本書儘管寫的是歷史,但他心裏想的是現實,我覺得這也是一位歷史研究工作者社會責任的體現。

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