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狒狒、金絲猴、猩猩??孫悟空到底是哪種猴

時間:2015-07-28 09:45   來源:武漢晚報

  

  “齊天大聖孫悟空,身如玄鐵,火眼金睛,長生不老,還有七十二變。”隨著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熱映,孫悟空又回來了。

  小時候,每個暑假都在電視臺輪番播放《西遊記》的熱鬧中度過(説這話暴露了年齡),第一次看到《大話西遊》裏的至尊寶時,感到深深的不適,與六小齡童的美猴王相比,也太原生態了吧。到了《西遊降魔篇》,孫悟空的形象簡直稱得上驚悚,不怎麼像猴,倒近似于猩猩了。這次的良心巨制《大聖歸來》裏的孫悟空,臉怎麼那麼長,完全是山魈(Xiāo)了。(不愛攀爬,樹上睡覺,猴科。)

  看來,深入人心的孫悟空形象一直在被重新想像和塑造。只是沒事兒喜歡瞎琢磨的武漢晚報記者忽然很想知道,孫悟空到底是什麼品種的猴子。

  吳承恩曾在“猴藝故里”當知縣

  山魈、狒狒、金絲猴、類人猿、猩猩、靈明石猴、赤尻馬猴、通臂猿猴、六耳獼猴(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説什麼)……這是網友的全方位猜測,不過記者傾向於認為孫悟空是獼猴。

  這還得從吳承恩説起。

  據清康熙五十一年《新野縣誌》和乾隆十九年《新野縣誌》記載:吳承恩,貢士,安徽桐城人,嘉靖三十五年(西元1556年-1557年)任新野知縣。(新野縣是河南南陽市下轄縣。)

  《新野縣誌》、《名宦卷》中稱其“賦性明敏,清慎自持,革吏弊,禁遊民,修理學校,表揚貞節,刑清政舉,吏畏民懷……”

  吳承恩在任新野知縣的兩年中,不僅德績兼優,對新野的民間藝術研究也頗深。

  據説,《西遊記》第一回中刻畫孫悟空的前身——仙石的形態,就是以新野現存的漢議事臺為背景。仙石的通體三維尺寸與漢議事臺的尺寸完全相同。

  不僅如此,《西遊記》中大量地運用了新野的方言,如新野人稱“餃子”為“扁食”,稱動物“不安靜”為“骨冗”等。此類方言在《西遊記》中比比皆是。

  而新野還有一個稱謂“猴藝故里”,新野猴戲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近年來在新野出土的大量漢畫磚上,除了雜技、遊戲之外,猴子、狗和人在一起狩獵、嬉戲的精彩畫面屢見不鮮。到了明清時期,河南新野民間玩猴就已經較為流行。

  玩猴者多半將這營生作為養家糊口的生計而代代相傳。玩猴藝人一副扁擔兩個箱,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每到一處,放下挑子,不用搭臺,只需在一塊空場上,拽住猴陣子,揚起手中的小扎鞭一吆喝,便開始演出了。小毛猴戴上假面具,穿上小戲服,模倣著人的舉止行動,爬桿、擔水、騎車、犁地、走鋼絲……(看到此處想到了《西遊記》裏,孫悟空穿著長袍,站在桌上吃麵條的有木有)

  吳承恩在任期間,處處留心,耳濡目染了新野縣的民俗風情,尤其對新野猴戲很感興趣,對活靈活現的猴子情態觀察細緻入微。這一經歷深深影響了他對孫悟空形象的塑造。

  而記者了解到,新野猴戲所用的猴子為中華獼猴,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生理上與人類比較接近,具有極高的醫學科研價值和表演藝術價值。

  胡適説這只猴子是進口的

  當然,對於這種説法,胡適一定嚴重不贊同。他曾説:“我總疑心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不是國貨,乃是一件從印度進口的……”(看來沒事瞎琢磨的人不只記者一人。)胡適還在印度最古老的史詩《羅摩衍那》中找到一個神猴哈奴曼,認為這才是孫悟空最早的形象。

  史學大家陳寅恪由於對佛經極為熟悉,不僅驗證了胡適的猜測,而且又以另一部《賢愚經》作為復證,他發現“大鬧天宮”的故事,本來源自兩個絕不相干的印度民間故事,傳入中國後,佛經傳播者在講説時有意無意地合二為一了。

  上世紀初敦煌學的建立,為《西遊記》人物故事的流變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形象史料。主要是壁畫,既有單人徒步,身背背架的圖像,又有類似“猴行者”的胡人牽馬隨行的圖像,可見人物故事在歷代都有變化。

  近幾年日本有些學者又提出孫悟空形象源於佛典的説法。他們在一些佛教典籍中找出有關獼猴、猿猴或猴屬護法神將的記述,認為它們才是孫悟空的原型。這種獼猴説,倒暗合了記者的猜測。

  當然,瞎琢磨這麼多,記者還是比較喜歡六小齡童扮演的孫悟空猛眨眼睛的樣子,黃渤版的實在太重口味。不過《七龍珠》似乎又太呆萌,這麼多年了,我一直不明白,那個有著刺猬頭的孩紙與孫悟空有啥關係。

  連結:孫悟空還可能是一個人

  《宋高僧傳》卷第三寫釋悟空是京兆雲陽人,原姓車,名奉朝,是後魏拓跋的遠裔。他從小天資聰穎、孝順父母,出家之前官拜左衛涇州四門別將。他奉命護送罽賓國(漢西域國名,今克什米爾一帶)使臣回國,在賓國都城突患疾病。他病中發願,痊癒之後就出家為僧,號達摩馱都(法界的意思)。唐肅宗至德二年,悟空29歲,于迦濕彌羅國受具足戒,研究根本律儀,並在各地流浪,遍訪名寺名塔。

  學成之後,悟空到骨咄國城的小海邊,從南岸入城,突然地動山搖,暴雨如注,他逃到一棵大樹底下躲雨,正巧許多商人也來躲雨,商人説這是因為有人帶著佛陀舍利引起了龍神震怒,悟空向龍神祈宥,這才雨過天晴。他到龜茲之後,潛心翻譯,將《梵本十地回向輪十力三經》翻譯成中文。在西域逗留了近四十年後,貞元五年,他回到京師,進上佛牙舍利,敕封為空壯武將軍試太常卿,入章敬寺修行。而此時,他已經60多歲了。

  悟空和尚和玄奘法師在歷史上一樣都是取經人。而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去西天取經的人叫朱士行,為曹魏時代潁川地方人,這個朱姓可能是豬八戒的豬姓的一個源頭。在最早的西遊故事中,如《樸通事諺解》中出現過一個叫朱八戒的黑豬精,顯然是豬八戒的前身。

  

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