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冰封漢字解凍活動走紅 選手稱會用生僻字很文藝
冷僻字不是“死”了,只是處於“冬眠期”,通過“焐熱”就能復活。本著這個執念,《中國漢字聽寫大會》 啟動“全民焐熱冰封漢字”,前三期發佈的詞彙“葳蕤”、“搴芳”、“翊讚”迄今總參與人次已突破5000萬。然而,即便全民熱情參與,《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結束後,這些解凍後的冰封漢字就真的能夠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嗎?在這個問題上,昨晚代表北京參賽的北京十二中學生和他們的老師就小有分歧。
冰封漢字並非無本之木
昨晚,《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復賽第四場的比拼,堅持到最後的北京隊劉宇昂不敵湖南小將,北京隊止步于準決賽前。不過,劉宇昂雖敗猶榮,成為了北京隊的最佳個人,依舊有機會進入到冠軍賽衝擊最後的桂冠。賽場上,劉宇昂還得了個外號“猜詞哥”,被考到不認識的字時,他善於用推測的方法猜詞,比如“褪袖子”,他不知道“褪”是哪個字,最後由“褪套兒”成功推測出“褪”字的寫法。接下來他由“岢嵐”成功推測出“岢峻”中“岢”的寫法。
北京隊的指導老師康瑋瑋告訴記者,劉宇昂“猜詞”技高一籌並非運氣,而是因為他的個人漢語知識積澱豐厚。賽前集訓時,老師們發現這個比賽的難點在於,學生們即使死記硬背下字典裏的每一個字,但有些難字是很難組詞的,而賽場上的考題是詞,將那些冷僻字放在語境中靈活組詞搭配,因此,學生們一定要首先記住字義,再展開聯想與想像。而劉宇昂自幼習練書法,有一定的古文化積澱,他還通讀《三國演義》,認全了書中的所有字詞,有這份兒底蘊在,又接受了漢語造字音意規律的訓練,他才能用“猜”的方法,命中那些難詞。
冷詞熱用待商榷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開賽以來,考題難度大一直是爭議焦點。因此,節目組啟動“全民焐熱冰封漢字”的活動得到了兩派截然相反的意見。
學術界普遍認為,這樣做的意義不大。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副教授冉啟斌認為,冰封詞彙有熱用的可能,如“槑”、“囧”等字,但從歷史發展的總體趨勢來看,這種可能性並不大。“焐熱冰封漢字行動”的意義主要在於弘揚傳統文化,而生僻漢字想要真正“解凍”,重新回歸到人們的日常語言使用中是很難的。
在這個問題上,在教學一線的老師們也持同樣觀點。北京十二中的兩位帶隊老師接受採訪時表示,不贊同孩子們將這些難字“實際應用”。周國慶老師的觀點是,“單個一兩個詞寫在作文裏沒多大意義,任何一個詞都有具體的語言環境。”而康瑋瑋老師的想法則比較實際,她認為學生們在作文裏用生僻詞可能影響成績,因為有些詞判卷老師也未必認得。她説:“在平時的作文裏,我們不提倡他們用太過於晦澀的表達,這並不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的習慣。我們還是提倡作文規範,表達得要讓所有人都明白,用相對來説比較實用、常用的表達最好。”
會用這些詞很強大很文藝
和老師們的想法不同,有機會走上漢字聽寫大會的賽場,密集學習了全部漢語冷詞的學生們對這份經歷很是得意。賽場外,他們可不想讓這些學會了的冷詞再冰封進記憶中,他們熱情積極地期待能將更多詞應用於日常生活中,覺得是一件很“酷”的事。
北京十二中的參賽選手趙畫依告訴記者,培訓時每天要背字典,學很多詞,但這個過程一點不枯燥,她很喜歡。比賽結束後,雖然能再用到這些詞的機會不是很多,但每次重見就像故友相逢,“昨天我去臨字帖,寫到《詩經》,裏面有很多字都是漢字聽寫大會的詞,好眼熟呀,看著特別親切。”趙畫依説。
劉宇昂認為,那些冷僻詞會的人不多,但不等於沒有用處,他舉例最近用到的幾個考題:“比如我寫點燃爝火代替點燃明燈,寫草木葳蕤代替草木茂盛,用這些詞代替普通表達可以顯得作文更有文化味。”不過,他也沒打算在平時考試的作文裏用這些詞,小夥子得意地笑笑説:“我喜歡在QQ空間、論壇上寫點小文藝的東西,用上這些詞,能讓別人覺得我很強大很文藝。”另一位選手林曉琳在賽後的一次語文考試中得到了年級第一的好成績,她表示比賽極大地豐富了原有的詞彙量,而且可以信手拈來一詞就準確地把心中所感表達出來,這種感覺太美好了。她舉例説:“不久前我去生存島體驗了一次飛降,那種感覺以前就只能用‘激動’形容,但這次,我想到了‘振翮高飛’。”而生活中,還經常帶給她小小成就感的是給大人糾錯,“有些我父母會説不會寫的詞現在都問我,或者他們讀錯音,我來糾正,有時候所學不一定非奔著什麼目的,現在這種感覺就挺好的。”
記者 金力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