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從《永別了,武器》看第一次世界大戰

時間:2014-08-05 08:25   來源:中國青年報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週年。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裏若普林西普槍殺。奧匈帝國以此為藉口,在德國的支援下,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拉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序幕。隨即,俄國出兵援助塞爾維亞,德國相繼向俄、法、英宣戰。一戰中雙方傷亡人數達3000多萬,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帶給人類空前的災難。大戰歷時4年多,最終以德、奧匈等國戰敗而結束。

  歷史學家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僅是歐洲歷史的轉捩點,也是世界歷史的轉捩點。對這場戰爭的研究,不僅會使人類更加深刻地認識戰爭的本質,也會對人類社會需要持續的和平有了清晰的感受。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並非僅僅如過去所説,主要歸咎於德國和奧匈帝國的軍國主義,實際上,俄、法、英等同樣要承擔這場戰爭的責任。

  在文學作品裏,作家一般大多用平視的眼光,敘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爭與人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國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 1929年他寫成的半自傳體小説《永別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此書以海明威自己參戰的經歷,以戰爭與愛情為主線,吟唱了一曲哀婉動人的悲歌。海明威用精煉的語言,以大戰中的義大利戰場為背景,批判了戰爭的荒謬、虛偽和非理性。它曾多次被搬上銀幕,堪稱現代文學的經典名篇。

  1915年5月,義大利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戰爭開始之初,義大利曾佔領了幾個奧匈的城市,但隨後義大利戰線就陷入了膠著狀態。後期協約國增兵義大利,最終使義大利以勝利告終。

  《永別了,武器》中故事的主人公亨利是個熱血的美國青年。在大戰期間,他參加紅十字會並志願到義大利戰場擔任救護車駕駛員,期間與英國護士凱瑟琳相識。在一次執行任務時,亨利被炮彈擊中受傷,在米蘭醫院養傷期間得到了凱瑟琳的悉心護理,兩人陷入熱戀。亨利傷癒後重返前線,發現戰友們因厭戰而情緒消沉。在部隊撤退中,他毅然脫離部隊,在和有孕在身的凱瑟琳會合後,歷經艱險最後逃到瑞士。他們在瑞士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不幸的是凱瑟琳在難産中死去,命運無情地奪走了亨利所愛的人,讓他一個人孤身只影漂泊異鄉。亨利與凱瑟琳的愛情悲劇,深刻揭示了戰爭留給青年一代難以癒合的精神創傷。

  在《永別了,武器》中,海明威直白而深刻地將自己的反戰思想表露出來:“戰爭是最為殘酷與罪惡的,它除了為人類帶來死亡與毀滅,毫無其他意義。並且戰爭不僅能夠摧殘人們的生命,還會對人的精神帶來不可癒合的傷痛。”海明威認為戰爭“一無是處”、“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事情會比戰爭還糟糕了”。

  書中處處可以見到作者對戰爭以及戰爭發動者的譴責,正是那些人煽動年輕人滿懷激情地參戰,讓無數的青年士兵遭受到嚴重的傷害,讓他們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地生活”。值得注意的是,海明威在小説中,並沒有去區分戰爭的雙方是否正義,而是直接去譴責這場戰爭本身,這與歷史學家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新結論驚人的一致。

  如今,戰爭的幽靈仍在地球的上空遊蕩。MH17血的慘劇將世人重新帶到東歐這個火藥桶。人類對和平的渴望,仍然不能戰勝地緣政治和大國博弈的冷酷無情。時光流逝了百年,戰爭和技術進步的交織,更使人類社會面臨巨大的風險。

  也許世界規模的大戰不會重現,但現代武器的巨大破壞力,卻常將人類一次又一次推向毀滅的懸崖邊;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教訓,正在啟示我們:為制止戰爭,人類還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

   黃志澄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