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90歲黃永玉談新作:用家鄉式思維寫 希望能寫完

時間:2014-05-19 08:45   來源:中新網

  17日下午,黃永玉長篇小説《無愁河的浪蕩漢子朱雀城》專家論壇在北京舉行。黃永玉表示,關於小説,自己創作時使用的多是家鄉思維,“寫文章一般都有作為、然而之類的連接詞,但我記憶中家鄉人卻沒有,所以,我努力在文中做到這點。”黃永玉還透露,小説系列的下一部正在創作中,希望能夠順利完成,“我已經90歲了,不寫完會很可惜。”

  自嘲:人多講話照稿念 很差勁

  年過九旬的藝術大師黃永玉幼時自學美術,以木刻開始藝術創作,後拓展至油畫、國畫、雕塑、工藝設計等藝術門類,在中國當代美術界具有重要地位。他設計的猴年郵票、“酒鬼”酒的包裝廣為人知。黃永玉在文學方面亦有所成,詩集《曾經有過那種時候》還曾獲得1982年中國作家協會舉辦的“第一屆全國優秀新詩(詩集)獎”。

  本次活動黃永玉抱病前來,但仍然顯得精神矍鑠。他對臺下觀眾連連致歉,説自己耳朵聾了,很多關於他的中肯的評價都聽不到,但回去一定會認真的看記錄。”

  黃永玉還笑著告訴記者,自己講話少,因為在人多的地方會比較緊張,並舉例為證:“有一次我在香港開畫展,有朋友讓我畫畫,我應允了,當時電視臺也在。在畫畫的過程中,我卻沒想到自己褲子拉鏈沒拉上,電視臺的人告訴我後,我緊張的險些沒能完成這幅作品。”

  “我沒有正式上臺講過話,要講都是有很長的稿子照著念,這是很差勁的一個人。”黃永玉調侃道。

  新書:創作用的是故鄉的思維

  黃永玉的《無愁河的浪蕩漢子朱雀城》去年出版,有關其故鄉湘西這座充滿傳奇的城池的長篇小説,亦帶有自傳色彩。當時黃永玉曾略帶調侃地説:“一個老頭到了九十歲,臉上都長了青苔時才出這部書,這是喜劇也是悲劇。”

  時隔半年再談該篇小説,黃永玉笑著表示,有兩個同學的話對他的寫作影響非常之大,“那會兒我不停留級,這兩個同班都升入高中,我還在初中二年級,但他們沒嫌棄我,還教我如何看外國名著:看外國作品應當學英文、看原著,這對寫作有好處。”

  當天,黃永玉的言行中無處不透露著對湘西鳳凰的懷念,故鄉堪稱他文學創作永不枯竭的源泉。他説自己曾經在文章末尾寫過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創作用的是故鄉的思維,“寫文章一般都有作為、但是、於是、然而這些詞,但是在我的頭腦和家鄉的人説話之時卻沒有,那還能銜接成為一篇文章嗎?我努力做到這點,即寫作運用家鄉式的思維。”

  據黃永玉透露,《無愁河的浪蕩漢子》系列小説正在創作中,他很快就要寫到贛州,“我希望能夠完成這部作品:我現在90歲了,不寫完有點可惜,接下來書中會有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抗戰八年,尤其是解放後我的幾十年。”上官雲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