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上博珍藏懷素《苦筍帖》:無爭議真跡 書于絹上

時間:2014-05-04 13:15   來源:人民日報

  “狂草”的異軍突起,是唐代書法成就的重要組成。其中,張旭和懷素是確立狂草書體的最有藝術成就的代表書家,世稱“顛張狂素”。他們突破成法、追求個性抒發,開啟了尚意書風的先河。

  上海博物館珍藏的《苦筍帖》,是迄今傳世懷素作品中一件沒有爭議的真跡。此帖絹本,縱25.1釐米,橫12釐米。帖前乾隆引首“醉僧逸翰”四字;帖後有宋米友仁、聶子述,明項元汴,清李佐賢等題跋;又有宋“寶慶改元(1225年)九月九日重裝。松題記”款,據專家考證,應為《蘭亭續考》編者俞松所書。鈐有“紹興”“內府圖書之印”“歐陽玄印”,以及項元汴、乾隆內府諸印。

  《苦筍帖》兩行14字“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逕來。懷素上”,筆法俊健,墨彩如新,運筆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清吳其貞《書畫記》評此帖:“書法秀健,結構舒暢,為素師超妙入神之書。”觀此帖,亦有如宋周越“觀懷素之書,有飛動之勢,若懸岩墜石,驚電遣光也”之感,是懷素傳世書跡中的代表作。

  《苦筍帖》墨跡書于絹上。此札釋文提到“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逕來”。“苦筍”,是一種産于西南的植物,筍肉色白,噴香微苦,回口爽甜,品之如茶。嗜好參禪的文人書法大家黃庭堅對於苦筍相當偏愛,其行書《苦筍賦》中有評:“冠冕兩川,甘脆愜當,小苦而及成味。溫潤稹密。多啗而不疾人。”“茗”指茶;“逕”字同“徑”,徑直、直接之意。此帖亦是可考的最早與茶有關的佛門書法,也是禪茶一味的産物,所謂“茶本菩提樹,佛光開悟處”,皆以淡泊靜心為最高境界是也。

  此帖宋時曾入高宗紹興內府收藏,後歷經元歐陽玄,明楊士奇、項元汴,清安岐、乾隆內府、永瑢、永瑆、奕、載瀅等遞藏。陳繼儒《妮古錄》、吳其貞《書畫記》、顧復《平生壯觀》、安岐《墨緣匯觀》、李佐賢《書畫鑒影》等著錄;曾刻入《大觀帖》《三希堂續帖》《詒晉齋摹古帖》等匯帖。可謂流傳有緒。

  懷素(737年—799年),字藏真,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以“狂草”名世,史稱“草聖”。他自幼出家為僧,經禪之暇,愛好書法,刻苦臨池,採蕉葉練字,木板為紙,板穿葉盡,禿筆成冢,其後筆走龍蛇,滿紙雲煙。一時王公名流爭相與之結交,如顏真卿(709年—784年)與懷素旦夕切磋筆法,獲益良多,為書史佳話。懷素性情疏放,好飲,酒酣興發,于寺壁裏墻、衣裳器具,無不書之,自言“飲酒以養性,草書以暢志”。懷素與張旭二人形成唐代草書雙峰並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難以企及的高峰。前人評懷素狂草能繼承張旭又有新的發展,史稱“以狂繼顛”,米芾《書評》“釋懷素書如壯士拔劍,神彩動人,而迴旋進退,莫不中節”,李白亦有《草書歌行》讚揚懷素的草書藝術。其後的書學大家如蘇軾、黃庭堅、米芾、鮮于樞、趙孟頫、祝允明、徐渭、董其昌等,乃至近代的毛澤東等,無不受其影響,皆視其草書為經典。

  歷千餘年滄桑變遷,《苦筍帖》尚存世間,且楮素完好,真可謂奇物自有神護。雖寥寥14字,然此帖于古人手札墨跡中,其藝術價值堪稱翹楚,影響深遠,是中國書法史上的曠世絕品。對於禪宗、茶道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亦具有難以估量的文化價值,是為國之珍寶。

  淩利中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