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倫敦書展結束 中國參展圖書九成為英文版(圖)

時間:2014-04-11 08: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一名外國讀者在中國圖書展臺前駐足觀看。 本報記者 黃培昭攝

  一名外國讀者在中國圖書展臺前駐足觀看。 記者 黃培昭攝

  4月10日,為期3天的第四十三屆倫敦書展在英國倫敦伯爵宮會展中心落幕,來自約100個國家的1500多家出版商和傳媒機構參展。中國參展的出版社達30多家,彰顯出豐富的中國元素。

  記者注意到,在書展上,英文版《中國夢》《習近平治國大思維》《中共十八大:中國夢與世界》等正能量主旋律圖書受到讀者喜愛。

  歐洲春季最火爆的出版界盛會,圖書出版業的綜合性交易和展示平臺

  記者在伯爵宮會展中心看到,光顧書展的讀者絡繹不絕。據主辦方粗略統計,共有超過6萬人次光顧了此次書展,這還不包括前來洽談訂書、購買版權的上萬名專業人士。

  倫敦書展是僅次於德國法蘭克福書展的第二大國際圖書出版業展覽和圖書版權交易會,也是歐洲春季最火爆的出版界盛會。

  倫敦書展總監托馬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説,倫敦書展與在秋季舉行的法蘭克福書展在時間上形成互補,積累了自己獨特的資源優勢,其規模和交易額都在逐年遞增。

  此次書展還舉行了大約300場論壇、講座和辯論等活動。實際上,倫敦書展已經成為圖書出版業的綜合性交易和展示平臺。

  值得借鑒的是,倫敦書展在開幕前就進行了前期宣傳和推介工作,因此,出版商可以在書展上直接和消費者正式簽署協議,而不必從頭開始,把時間浪費在推介書籍上,節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提高了效率。

  紙質圖書受數字化挑戰,但獨特的“書感”使紙質書不會消失

  除了企鵝集團、蘭登書屋、牛津大學出版社等大規模出版集團外,參展的還有由中小出版社組成的統一聯盟。此外,還有一些新成立的出版社,儘管規模和名氣都更小,但是正取得越來越好的業績。

  總部設在英國北部約克郡的“詩與畫出版社”就是一例。這家出版社今年是首次參加倫敦書展。老闆克裏斯蒂娜對本報記者説,兩年前,擔任超市售貨員的她因為喜愛讀書寫書而創辦了這家出版社。現在,他們推出的“花園裏的快樂飛蟲”系列書籍的銷量已經超過5萬冊,閱讀對象主要是4—7歲的幼兒。

  記者翻看幾本“花園裏的快樂飛蟲”系列圖書,發現無論是飛蟲的形象設計、裝幀印刷,還是故事構思、文字説明,其品質都和大型出版集團的圖書不相上下。

  英國是出版業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每年出版新書超過15萬種,年銷售圖書額超過50億英鎊。近年來由於競爭激烈,英國一些小型書店出現倒閉現象。但實際上,許多倒閉的小出版社加盟了大出版集團,使原本就強大的出版集團實力更加雄厚,這種行業重組和調整是圖書市場繁榮的必然産物。

  英國圖書調查機構沃克斯博納不久前的報告顯示,英國14—29歲的年輕人中,近65%的人更喜歡紙質書籍。

  參展的美國“北大西洋”出版社銷售安娜哈瑞斯對本報記者説,儘管受到了數字化的衝擊,但紙質圖書擁有獨特的“書感”,因此,圖書永遠不可能消失。為應對壓力,出版社也在出臺數字化出版等相關措施,形成“兩條腿走路”戰略,以立於不敗之地。

  中國元素成亮點,正能量、主旋律圖書受喜愛

  此次書展上,中國元素成為一大亮點。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中華書局、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等展臺在書展上格外顯眼。僅中國國際出版集團就帶來了700多種圖書,其中首次亮相倫敦書展的新書就有200余種。

  記者注意到,充滿正能量的主旋律圖書尤其受到了讀者的喜愛,《中國夢》《習近平治國大思維》《中共十八大:中國夢與世界》《我們這30年—一個記者眼裏的中國改革開放》的書架前常有人駐足,捧書閱讀。

  會展期間還舉行了由江蘇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江蘇省作協、南京師範大學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聯合創辦的《中華人文》英文期刊首發儀式,該期刊旨在向英國和世界介紹中國,特別是江蘇的文人作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部部長丹尼森表示,通過積極參與國際性書展,中國正在有意識地向外部推介其燦爛文化,推動中國文學走向世界。

  國家漢辦副主任夏建輝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在國外參加書展、推廣中國文化,是在“架設心靈的高鐵”,搭建溝通和友誼的橋梁,可以使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軟實力。

  許多受訪人士也在進行自我反思。江蘇省作協副主席周梅森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英國文化源遠流長,名作家雲集,對中國的影響很大,但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在英國的普及程度還遠遠不夠,中國圖書走出去前景大有可為。

  中國外文局局長周明偉也表示,以前,到倫敦書展參展的中國書籍中,有九成都是中文,一成是英文的,現在九成都是英文的。“儘管近年來,參展的中國文化歷史類圖書有所增加,但在書展中還是偏居一隅。中國豐富的文化資源還有待進一步開發。”記者 黃培昭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