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作 者:(英)斯密 著,謝宗林 譯
出 版 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8-1
【作者簡介】
亞當·斯密(AdamSmith),18世紀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倫理學家。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蘇格蘭法夫郡;1737年進入格拉斯哥大學學習哲學;1740年被選人牛津大學深造;1748年,任愛丁堡大學講師;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學教授;1763年,任英國財政大臣養子的伴遊導師;1778年任愛丁堡關稅局長;1790年7月17日辭世。
斯密一生奉獻了兩部傳世經典:《道德情操論》(1759年)和《國富論》(1776年)。前者為倫理學著作,它的出版使斯密享譽學術界;後者為經濟學著作,它的出版標志著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也成就了亞當·斯密作為“經濟學之父”的不朽名聲。
【內容簡介】
《道德情操論》共分七部分,修訂過六次。在書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來闡釋正義、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產生的根源,說明道德評價的性質、原則以及各種美德的特徵,並對各種道德哲學學說進行了介紹和評價,進而揭示出人類社會賴以維係、和諧發展的基礎,以及人的行為應遵循的一般道德準則。
相比《國富論》,《道德情操論》給西方世界帶來的影響更為深遠,對促進人類福利這一更大的社會目的起到了更為基本的作用;而它對處于轉型期的我國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行,對處于這場變革中的每個人更深層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終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