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樣板戲史記》

時間:2009-10-19 11:00   來源:廣州日報

  近日,一本由“樣板戲”專職攝影師陳娟美作為特別顧問,收納匯集了上千張樣板戲經典圖片,作家師永剛、張凡歷時3年編寫的首部解密中國八大“樣板戲”的收藏之作——《樣板戲史記》隆重上市。作為一個時代的心靈歷史,這部閱讀收藏品一齣版,即引發各界爭議。

  80後也看“樣板戲”

  記者獲悉,《樣板戲史記》該書一上市,首版2萬冊,已全部銷完。

  “樣板戲”作為上世紀60年代中國人的公共回憶以及中國國劇史上的某種文化遺跡與經典,深刻影響了一代中國人的生活與文化。作者師永剛表示,樣板戲是一代人的心靈歷史,從樣板戲這個小路口,可以找到歷史的大入口。

  八個“樣板戲”曾主導了上世紀60年代中國人的審美與價值觀,作者表示,“‘樣板戲’,成為一個時代以京劇為形態的重要的悲喜劇。不僅僅是國家的,它甚至是私立生活的一部分。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對於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一代人來説,‘樣板戲’正在成為一段歷史的背景。”

  曾以撰寫《宋美齡畫傳》以及推出《雷鋒》等書而知名的著名作家師永剛、張凡歷時三年,撰寫這部翔實的樣板戲傳記,首度披露了“樣板戲”歷史上一些事件的真實內幕,與當年參與“樣板戲”的編創演人員的恩怨情史與結局。這本書宣稱“僅供四十歲以上人士收藏閱讀記憶”,但據最新的調查數據表明,原本非目標讀者的80後成為這本書的購買主力。作者披露,他們專為80後作了一本叫做《樣板戲》的新書,將由三聯書店同步出版,那本書將以後現代的姿態來解讀八大“樣板戲”。

  在“不走樣”的藝術桎梏下,“樣板戲”主角穿的衣服是什麼顏色,打了幾塊補丁,補丁補在什麼地方,有多大面積,都必須完全一樣,否則就是“破壞‘樣板戲’”。

  陳娟美:拍“樣板戲”劇照拍成神經衰弱

  師永剛表示,“上世紀60年代代表了當時革命美學的攝影,即使在今天來看,也仍然令人嘆為觀止。”

  上世紀60年代中國家庭的墻壁上除了一幅毛澤東的標準像外,就是“樣板戲”的連環畫與大幅劇照了。這些宣傳畫上的楊子榮、少劍波、李玉和、李鐵梅、郭建光、阿慶嫂……成為上世紀60年代知名度最高的明星。陳娟美女士是那個年代專職為樣板戲拍攝的攝影師。當時,新華社組成了一個由石少華負責,陳娟美、石少華、孟慶彪、張雅心為主的拍攝團隊。

  陳娟美表示,“樣板戲”的拍攝史成為一個令人關注的重要課題。“‘樣板戲’的劇照拍攝是跟著電影攝製組進行的。因為要留資料,做宣傳品,又是政治任務,對燈光、色彩、造型、表情的要求極為嚴格。原則上是成熟一個發表一個,第一個就是《智取威虎山》。電影、攝影與劇組同時進棚,演出是專為拍攝而演的,指定的地方是八一廠、北影廠、新影的攝影棚。新華社由石少華親自挂帥。”

  “當時用的機器很好,有135的萊卡、120的哈蘇,還有上海出的‘東風’牌的,外面沒有賣的,鏡頭很好,但機械部分粗糙,快門常常打不開,急死人了。一個電影拍下來至少半年,家也回不了,我的3個孩子也沒人管,天天到淩晨兩點,長期下來我得了神經衰弱症,總也睡不好。演員、攝影組完成一部可以輪休,而我們只有一個人跟著!拍完了還得送到國務院文化組審,批准後在全國發行。報紙、宣傳畫、畫冊、連環畫等鋪天蓋地,但沒有稿酬,也沒有拍攝補貼等等。”

  “李鐵梅”和“李玉和”的恩怨

  李鐵梅原定由“梅派”傳人、著名旦角杜近芳扮演。後因杜近芳年齡偏大,於是決定改由京劇四團的劉長瑜來扮演這一角色。1964年,劉長瑜參演京劇現代戲《紅燈記》,飾李鐵梅。1971年,這部戲被搬上銀幕,風靡大江南北。李鐵梅手舉紅燈的大幅宣傳畫,走進千家萬戶。其時的劉長瑜,其走紅程度使今時明星們望塵莫及。

  《紅燈記》中飾演李鐵梅,是劉長瑜藝術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李鐵梅讓劉長瑜紅遍中國,但背後的甘苦卻一言難盡。因為有江青的插手,這部戲一波三折。因無意中得罪了江青,加之扮演李玉和的錢浩梁的告狀,劉長瑜在“文革”中成為被批判的活教材。但“文革”後錢浩梁入獄7年,釋放後二人再見面時,過去的冤仇早已煙消雲散。此時的劉長瑜已想開了:“得饒人處且饒人,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

  1979年,劉長瑜參演的《紅燈照》獲文化部表演一等獎。之後又復排了《春草闖堂》,主演了新戲《玉樹後庭花》。她還獲首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梅蘭芳金獎等獎項。

  對話師永剛

  用更開放的眼光看“樣板戲”

  廣州日報:怎麼會想到編《樣板戲史記》的?

  師永剛:其實很簡單,兩年前的某天早晨,我在北京潘家園的舊書攤上看到一本很厚的舊書《智取威虎山》,封面上楊子榮打馬上山的革命形象非常鮮明。我被楊子榮的眼神打動了,那是一種久違了的革命氣質。於是我決定做一本與此有關的書。

  “樣板戲”曾經影響了中國一代人的價值觀和美學,是上世紀60年代革命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京劇史上的一個重要遺跡。不管它以前的政治屬性有多大,但從文化藝術上來講,它也有它的價值。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在798藝術區你會發現,“樣板戲”其實成了某種象徵,很多現代、後現代藝術都是脫胎于“樣板戲”的。所以我覺得,應該讓現在的年輕讀者了解“樣板戲”的真實歷史,為他們打通了解“樣板戲”的通道。

  廣州日報:巴金曾説過,“我怕噩夢,因此我也怕‘“樣板戲”’。現在我才知道‘“樣板戲”’在我的心上烙下的火印是抹不掉的。從烙印上産生了一個個噩夢。”與巴金一樣,45歲以上的讀者對“樣板戲”有很複雜的感情,這也是這本書的爭議所在。作為本書的編者,你認為我們該如何去看這段歷史,如何看待“樣板戲”?

  師永剛:隨著時間的流逝,對於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來説,“樣板戲”正在成為一段歷史的背景。但是多年來,卻一直沒有人對這個曾經紅極一時的文藝事件進行關注,這不能不説是一種遺憾。從大歷史觀的角度來看,我們已經“進化”了四十年,我們完全可以用更為開放的眼光來看待“樣板戲”。“樣板戲”在普及京劇方面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