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誰殺了我的牛》

時間:2009-02-18 08:53   來源:揚子晚報

 

  牛年伊始,美國作家卡米洛克魯茲的著作《誰殺了我的牛?》卻成了我這個書蟲的首本讀物。事實上,它確是令我茅塞頓開,獲益多多。

  書的開篇即是一則關於“殺牛”的寓言,看似隨意漫談,讀來卻又扣人心弦:一個睿智而經驗豐富的老師想向弟子傳授獲得快樂而成功生活的秘訣,於是帶著弟子尋至一荒僻窮困的山村,並落腳于村中最貧苦的住房面積不足14平方米的八口之家。意料之外,這家人卻擁有一頭奶牛——唯一的使他們不至於限入赤貧並以此博得鄰居尊重的財産。翌日晨,當這家人尚在夢中之時,老師卻與弟子“不告而別”,走時,老師竟將隨身攜帶的匕首突然刺向了奶牛……

  不要説故事中的弟子驚訝萬分,相信每一個讀者都會和筆者一樣覺得不可思議——毫無疑問,這家人將限入“滅頂之災”而“家破人亡”,畢竟,奶牛是全家人的唯一生活來源和精神“依靠”。然而,一年後,當老師帶弟子“舊地重遊”時,一切又出乎預料,這家人不僅沒有遭到“滅頂之災”,反而舊房換新房,頹廢變精神,過上了嶄新的生活。作家這時方一語道破: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奶牛”,我們背負著由我們的偏見、逃避、恐懼和藉口所構築的沉重擔子到處行走。不幸的是,所有這些自欺欺人的局限將我們與平庸的生活緊緊拴在了一起!

  原來,“奶牛”象徵了所有的藉口、託詞、“合理化”的解釋、恐懼及錯誤信念等等!故事雖簡單,其蘊含的道理,卻不可謂不深刻。捫心自問:人生短短,誰又甘願庸碌年年?誰又不想過自己理想的充滿希望的生活?可是,又有幾個人不是躊躇滿志地守著自己披著美麗外衣的“奶牛”,然後,心安理得地開始了新的一天?更可怕的是,我們實際擁有的“奶牛”可能比我們願意承認的要多得多。我們常常安慰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像我這個年齡,能混到今天這樣已經不錯了。”“我很想寫作,可我知道自己不是這塊料,還是算了。”而作家卻宣稱:“良好”是“傑出”的敵人。成功始於拋棄藉口和擺脫平庸。

  換句話説,“奶牛”其實並不能算作我們的“財富”,亦不是我們真正的依靠,反而是無形的枷鎖與束縛。“奶牛”雖易得,並且有的“奶牛”看起來更像是一種美德,具有“理想品質”,但它終於只能讓我們畫地為牢、固步自封而甘於平庸。所以,趁著春光正好,動手吧,勇敢地殺死你的“牛”!如果你還不知道如何去做,那就看看這本書吧。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