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道德情操論》

時間:2009-02-04 08:35   來源:新華網

 

  【溫總理推薦語】

  被譽為現代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指出:“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麼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為它註定要威脅社會穩定。”道德缺失是導致這次金融危機的一個深層次原因。一些人見利忘義,損害公眾利益,喪失了道德底線。我們應該倡導: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企業家身上要流淌著道德的血液。——《溫家寶總理在英國康橋大學演講全文》 2009年2月2日

  溫總理説:“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各位都很熟悉,他所著的《道德情操論》同樣精彩。” ——《溫總理薦書企業家,<道德情操論>同樣精彩》,《重慶晚報》兩會報道,2005年3月10日
  溫家寶總理最近在跟文學藝術家的一次“談心”中,特別提到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一書裏所説的話,即如果一個社會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裏,那麼它在道義上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為它註定要威脅社會。——《從“小康”到“和諧”》,《人民日報》2007年2月10日第8版

  【內容簡介】

  《道德情操論》共分七部分,修訂過六次。在書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來闡釋正義、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産生的根源,説明道德評價的性質、原則以及各種美德的特徵,並對各種道德哲學學説進行了介紹和評價,進而揭示出人類社會賴以維繫、和諧發展的基礎,以及人的行為應遵循的一般道德準則。

  相比《國富論》,《道德情操論》給西方世界帶來的影響更為深遠,對促進人類福利這一更大的社會目的起到了更為基本的作用;而它對處於轉型期的我國市場經濟的良性運作,對處於這場變革中的每個人更深層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終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簡介】

  亞當斯密(Adam Smith),18世紀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倫理學家。1723年6月5日出生於蘇格蘭法夫郡;1737年進入格拉斯哥大學學習哲學;1740年被選人牛津大學深造;1748年,任愛丁堡大學講師;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學教授;1763年,任英國財政大臣養子的伴遊導師;1778年任愛丁堡關稅局長;1790年7月17日辭世。

  斯密一生奉獻了兩部傳世經典:《道德情操論》(1759年)和《國富論》(1776年)。前者為倫理學著作,它的出版使斯密享譽學術界;後者為經濟學著作,它的出版標誌著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也成就了亞當斯密作為“經濟學之父”的不朽名聲。

  【目錄】

  譯者序
  告讀者
  第一篇 論行為的合宜性
  第一章 論合宜感

  第一節 同情感
  第二節 論彼此同情的快感
  第三節 論通過他人的情感與我們的是否相合來評論他人的情感合宜與否的方式
  第四節 續前節
  第五節 論可親與可敬的美德
  第二章 論各種感情合宜的程度
  引言
  第一節 論源自身體的感情
  第二節 論源自特殊的想像偏向或習性的感情
  第三節 論不和樂的感情
  第四節 論和樂的感情
  第五節 論自愛的感情
  第三章 論處境的順逆對人類評論行為合宜與否的影響
  第一節 雖然我們對悲傷的同情感通常比對快樂的同情感更為強烈,但悲傷的同情感通常遠遠不如主要當事人自然感覺到的悲傷那般強烈
  第二節 論雄心壯志的根源以及地位差別
  第三節 論欽佩富貴與藐視貧賤的心理傾向腐化我們的道德判斷


  第二篇 論功勞與過失,即論獎賞與懲罰的對象
  第一章 論功過感

  引言
  第一節 凡是看起來當受感激的對象,似乎都該受獎賞;同樣的,凡是看起來當受怨恨的對象,似乎都該受懲罰
  第二節 論當受感激與怨恨的對象
  第三節 如果施惠者的行為未獲讚許,則受惠者的感激便很少會有人同情;相反,如果加害者的動機未受譴責,則受害者的怨恨便不會有人同情
  第四節 前幾節的要點重述
  第五節 功過感的分析
  第二章 論正義與仁慈
  第一節 這兩種美德的比較
  第二節 論正義感、自責感,並論功勞感
  第三節 論自然女神賦予心靈這種構造的效用
  第三章 論運氣如何影響人類對於行為功過的感覺
  引言
  第一節 論運氣所以有這種影響的原因
  第二節 論運氣的這種影響的程度
  第三節 論這種感覺出軌的終極原因


  第三篇 論我們品評自己情感與行為的基礎,並論義務感
  第一節 論自許與自責的原理
  第二節 論喜歡受到讚美及喜歡值得讚美;並論害怕受到譴責及害怕應受譴責
  第三節 論良心的影響與權威
  第四節 論自欺的性質,並論概括性規則的起源與應用
  第五節 論概括性道德規則的影響與權威,以及這些規則應當被視為神的法律
  第六節 在哪些情況下,義務感應當是我們唯一的行為原則,以及在哪些情況下,它應當獲得其他動機的讚許


  第四篇 論效用對讚許感的影響
  第一節 論合用的外表賦予所有工藝品的美,並論這種美的廣泛影響
  第二節 論合用的外表賦予人的性格與行為的美,並論這種美在何等程度內可以被視為讚許該性格或行為的一個根本要素


  第五篇 論社會習慣與時尚對道德讚許與譴責等情感的影響
  第一節 論社會習慣與時尚對美醜概念的影響
  第二節 論社會習慣與時尚對道德情感的影響


  第六篇 論好品格
  引言
  第一章 論個人的性格中影響其自身幸福的那一面,或論審慎
  第二章 論個人的性格中影響他人幸福的那一面
  引言
  第一節 論自然女神按何種順序把哪些個人託付給我們照顧
  第二節 論自然女神按何種順序把哪些社會團體託付給我們幫助
  第三節 論博愛
  第三章 論克己
  結論


  第七篇 論道德哲學體系
  第一章 論道德情感的理論應該探討的問題
  第二章 論各種説明美德之性質的學説
  引言
  第一節 論主張美德以合宜為本的學説
  第二節 論主張美德以審慎為本的學説
  第三節 論主張美德以慈善為本的學説
  第四節 論善惡不分的學説
  第三章 論各種關於讚許之原理的學説
  引言
  第一節 論主張讚許之原理本于自愛的學説
  第二節 論主張讚許之原理本于理性的學説
  第三節 論主張讚許之原理本于感覺的學説
  第四章 論不同的作者處理道德實務規則的方式

  【名家評論】

  不讀《國富論》不知道應該怎樣才叫“利己”,讀了《道德情操論》才知道“利他”才是問心無愧的“利己”。
          ——[美]1976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米爾頓弗裏德曼

  在經濟學的發展歷程中,由於人們只看到斯密在其《國富論》中論述資本主義生産關係,重視經濟人的謀利心理和行為,強調“自利”,卻相對忽略了其在《道德情操論》中所重視的社會人的倫理、心理、法律和道德情操,從而曲解、誤讀了亞當斯密學説。
            ——[英]199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阿馬蒂亞森

  我們目睹了金錢欲爆發之後的種種罪惡,會感到斯密稱《道德情操論》比《國富論》更基本的含義。市場經濟應該是一個講道德的經濟。沒有誠信、同情心這些最基本的道德觀念,市場經濟就會引發災難。

                  ——著名經濟學家 梁小民

  斯密自己比起重視《國富論》來似乎也更重視自己的《道德情操論》。《道德情操論》不僅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主要著作,也是他在逝世前的最後幾年裏竭盡全力進行修訂的一本書。他在身患重病、知道自己已經時日無多的情況下,對這本書進行了最重要的一次修訂,這説明瞭倫理學在斯密心目中的地位。對於道德真理的探討在斯密那裏是貫穿始終的。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沉思錄》譯者 何懷宏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