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戰後東北接收交涉紀實--以張嘉璈日記為中心》

時間:2012-06-06 13:43   來源:鳳凰網讀書

  (《戰後東北接收交涉紀實--以張嘉璈日記為中心》,[日]伊原澤周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4月版)

  1945年8月,盟國取得對德日兩個侵略國家的軍事勝利。但作為戰勝國之一的中國,卻被迫在這時依照美蘇英三國達成的雅爾塔密約,與蘇聯簽署《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承認了外蒙古自決“獨立”,還重申蘇聯繼承1904年日俄戰爭以前俄國在中國東北的特權。該條約還約定,當時進入中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作戰的蘇聯紅軍,最遲在三個月內(1945年11月底以前)撤退回蘇聯,中方可派員恢復東北的行政機構,中國軍隊應與蘇聯紅軍換防。

  曾出任民國政府多項要職的知名銀行家張嘉璈,被任命為中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東北行營下屬的經濟委員會主任兼中長鐵路理事長,配合當時的東北行營主任熊式輝、外交部駐東北特派員蔣經國與蘇方接洽,交涉東北移交事務。這期間的交涉過程,詳細記錄在張嘉璈本人的日記中。張嘉璈1945年8月23日至1946年4月30日的日記,如今被視為最詳實準確反映戰後東北接收交涉進程的史料。日本知名史學家伊原澤周對這部分日記進行了編注,也就有了《戰後東北接收交涉紀實--以張嘉璈日記為中心》這本書,有助於我們了解曾長期被遮蔽修飾的那段歷史。

  在中國國民政府建立東北行營並接洽東北移交事務後,已經從雅爾塔密約和中蘇條約中獲得巨大特權權益的蘇聯卻並未積極配合。一直到當年10月12日下午,張嘉璈一行才飛抵長春,並獲悉蘇軍正在搶劫長春等東北各地城市的工業設備。日本在中國東北地區發展工業、礦業、近代農業,已有幾十年曆史(十四年全面佔領期及此前二十多年的實際控制時期),重工業體系十分健全(在日本發起全面侵華戰爭及太平洋戰爭後,中國東北發揮著極其重要的工礦支援作用)。熊式輝、蔣經國、張嘉璈等次日忍氣吞聲向蘇軍司令部提出儘快推動移交的申請,蘇方以種種理由推諉。張嘉璈當日的日記對蘇方理由進行了駁斥,但彼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蘇方説辭儘管拙劣,中方移交官員也只能以裝糊塗的態度進行配合。

  蘇軍司令部10月17日答覆中方移交官員,蘇軍撤出中國東北的時間將有所推遲。張嘉璈等中方官員心知肚明,這不過是蘇軍在拆除搬運東北工業設備的效率上出了問題進而提出的託詞。沒想到一再退讓妥協,蘇軍的要求卻越來越過分,將中國東北工業定義為日本戰爭機器的一部分,要求將之作為蘇軍戰利品全部帶走;與之同時,蘇軍開始阻攔中國國民政府派出的移交換防軍隊在東北登陸--先是不許在大連登陸,要求中國軍隊通過鐵路陸運進入東北,然後設法破壞了冀東遼西的鐵路。10月24日,蘇軍查封國民黨吉林省黨部,要求中國派駐到的軍政系統必須在其有效控制下活動。在上述行為激起中國民間強烈抗議輿論後,蘇軍又以中國存在反蘇運動為由進一步放緩撤軍步伐。

  面對艱難尷尬的情勢處境,加上美英兩國的壓制(彼時美國希望將蘇聯整合到其歐洲重建計劃之中,誘使蘇聯放棄在東歐建立仆從國家陣營的計劃,因而不願在中國與之反目),中國國民政府及東北行營以極大的善意與蘇聯斡旋,試圖通過積極協調盡可能少的損失國家利益。11月初,在中方堅持下,蘇軍終於同意中國軍隊在營口登陸,但隨即又將中方任命的長春市市長免職,代以蘇共黨員。蘇軍又提出,中國方面不得借助美國資助或運輸工具進入東北,以防美國染指其在東北的特權。

  蘇軍撤退、向中方移交的日期一拖再拖,這一年的12月5日,蔣經國、張嘉璈等會晤蘇聯馬林諾夫斯基元帥,張嘉璈明確闡明日本在東北一切工業資産均應劃歸中國,對蘇聯出兵幫助中國驅逐日軍的軍資“答謝”,中方擬另行談判支出。過了幾日,蘇方答覆仍可以概括為“戰利品”一説,並且事實上根本沒有停止拆除搬運東北工業設備的行動。此時,蘇軍最後撤完日期已經改為1946年2月1日。此外,蘇聯還將無法搬動的工礦業企業進行估值,歸入中蘇合辦、實則蘇聯控制的項目總值高達38億元,還給中方的項目總值僅有22億元。

  此階段內,國民政府積極加強對東北的兵力輸送,這種做法以往常常被説成是蔣介石政府以接收為名搶奪地盤,以積累發動內戰的物質資本的陰謀之舉。從張嘉璈日記及那段歷史的其他史料記載,我們可以發現,上述説法至少在東北並不完全成立,國民政府調兵是依照蘇聯在內的盟國發出的要求而進行的,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恢復中國在東北的事實主權,也有減少蘇聯掠奪的考慮。蘇聯對此採取不配合乃至對抗的手段,當然也不僅僅是為了掠奪東北工業設備、強化其在東北的利益佈局,更重要的是排除國民政府的支援者美國的勢力進入東北。

  1946年1月1日,國民政府任命的哈爾濱市市長就職,當地市民歡欣鼓舞。張嘉璈日記裏對此作了記錄,但他實在高興不起來,因為蘇軍依舊敷衍中方接收東北工業、礦業企業。1月24日,宋美齡受蔣介石之托,代表中方到長春慰勞蘇軍將士,馬林諾夫斯基元帥卻藉口回蘇聯赤塔投票,拒絕與宋會面,張嘉璈當日的日記中表達了對蘇方做法的強烈不滿情緒。

  宋美齡剛剛離開長春,蘇軍在東北製造的一起抵制接收的血案消息傳出--1946年1月16日,中國派出到鞍山、撫順、鶴崗接收鐵礦的專員張莘夫及其隨員共7人,被蘇方拒之門外,在返回瀋陽途中,被埋伏在此的不明武裝人員拖下並亂刀刺死。中蘇友好協會蘇方負責人宣稱,蘇軍一旦撤退,中國軍隊與接收行政人員人身安全將得不到保證。至此,蘇軍再一次在撤軍日期到來前單方面延遲行動。

  張莘夫遇害一事,引起了中國國內接連發生強烈抗議活動,尤以東北籍人士最為憤慨。有意思的是,有一家中國媒體此時卻在設法轉移民間的反蘇情緒,認為未順利召開政治協商會議之前,國民政府對東北的接收實屬非法,要求重組國民政府東北行營,反對國民政府繼續調兵到東北。該媒體相關人士更提出,只要中國實現了政治民主,蘇軍就會在涉華利益上讓步。張嘉璈日記中,引述了上述掣肘國家利益收復的觀點,透露出極大的不滿。

  蘇軍1946年4月從中國東北完成撤退後,留下的東北工業設備已經殘缺不全,還通過條約之外的談判,獲得了更多更具體的在華特權,對中國造成的掠奪傷害不亞於此前的日本及同期的美國。張嘉璈在1946年4月30日的日記中寫道,蘇方的種種做法激怒了國民黨激進派,使之更趨向於反共反蘇,這正是讓當時的國共談判失敗的重要外部原因。他感慨的説,“經此一段交涉,乃至一國無武力,無富力,固不足與強國折衝樽俎不臨邊。而弱國政治組織之脆弱,上無有效之決策機構,下無訓練有素之統一民意,更無法與強鄰談外交。”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