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梁啟超傳》

時間:2012-11-21 09:03   來源:鳳凰網讀書

  摘自:解璽璋 著《梁啟超傳》 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

  閱讀提示:梁、李的婚姻固然很令人羨慕,但畢竟摻雜了許多感情之外的東西,這些都有可能影響到兩人關係。不過,也要看到兩人在性情上互補的特點。梁啟超屬于雙魚座,據說,這個星座的男人總能保持一種天真、忠厚的氣質,性格也比較溫和,很容易相處,但卻需要一個能指導其言行的精明強幹的生活伴侶。看上去,這很像是一種巧合,我們則不妨姑妄聽之。【】

  這個時期他很少回家與家人團聚,關于他們夫妻情感、生活方面的情況,在可以看到的史料中也少有記載,至今我們已經很難猜想二人感情生活的具體細節。但李端蕙畢竟出身于官宦之家,明清之際,官宦人家的女子大多受過一些教育,都有詩歌唱和的雅興,有人說,李夫人從小便熟讀古詩,有吟詩作文的才能,而且琴棋書畫樣樣都會,被親友們譽為才女。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看到她的作品流傳下來,也沒有看到任何有關其作品的記載。以梁啟超的性情,如果有,不會不有所表示,他的《飲冰室詩話》中就記載了其他女性的詩作,何以對夫人的作品不置一詞?最有可能的是,她確實沒有寫過。如今我們也只能從梁啟超寫給她的詩詞作品中,多少感受一點這對年輕夫妻之間的浪漫和風雅。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梁啟超有《上海遇雪寄蕙仙》詩一首,其中幾句是這樣寫的:

  春寒惻惻逼春衣,二月江南雪尚霏。一事生平忘不得,京華除夜擁爐時。

  江南二月,雨雪霏霏,春寒料峭,獨居逆旅,梁啟超想起昔日在北京與夫人圍爐夜話共度除夕的情景,描繪出一幅暖融融的夫妻生活剪影。

  還有《寄內四首》:

  一縷柔情不自支,西風南雁別卿時。年華錦瑟蹉跎甚,又見荼蘼花滿枝。

  月上簾櫳院落虛,香羅帳掩舊流蘇。東風昨夜無聊賴,故作輕寒逗玉櫥。

  三年兩度客京華,纖手扶攜上月槎。今日關河怨搖落,千城殘照動悲笳。

  萍絮池塘乳燕飛,蠻箋細展寫烏絲。殷勤寄與臨安去,陌上花開莫緩歸。

  詩中寫到的離愁別緒,是中國古典詩詞中常有的意境,但梁啟超寫來,卻也表達了他在光緒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1895-1897)這段時間里的生命狀態和心情,即在慷慨激昂之外,還有低回哀婉的一面。雖然國家的危機、現實的憂患,時時在他心中激蕩著不息的波瀾,但這個風華年少的青年才俊,又怎能放得下家中的嬌妻愛女?夜深人靜之時,他也要放縱一下自己的柔情與戀情。這種哀艷如簫聲的審美意韻,也表現在他寫給夫人的幾首詞中。有一首《蘭陵王·至日寄蕙仙計時當在道中》,寫的是李端蕙歸寧途中,梁啟超因夫人不在身邊,難以入睡,眺望窗外的蒼茫暮色,夢去愁來,擔心她一路上風餐露宿,舟車冷暖:

  瞑煙直,織就一天愁色。欄桿外無限庭蕪,付與斜陽盡狼藉,良期渺難得。遮莫年華虛擲,迢迢夜,夢去愁來,還似年時倦遊客。

  天涯數行跡。念衾冷舟蓬,燈暗亭壁,籃輿扶下正無力。又月店雞聲,霜橋馬影,催人晨起趁晚驛。夜涼怎將息。

  淒寂,共今夕,共目斷行雲,江樹南北,芳痕觸處情無極。有織錦留墨,唾絨凝碧,思量無寐。又淡月,照簾隙。

  另有一首《臺城路·黃浦江送蕙仙歸寧之黔余亦南還矣》,也寫到李端蕙歸寧,夫妻離別的心情:

  平生未信離愁,放他片帆西去,三疊陽關,一杯濁酒,做就此番情緒。勸君莫醉,怕今夜醒來,我儂行矣。風曉月殘,江潯負手向何處。

  天涯知是歸路,奈東勞西燕,遼絕如許,滿地幹戈,滿天風雪,耐否客途滋味。幾多心事,算只有淒涼,背人無語。待取見時,一聲聲訴汝。

  另有一首《洞仙歌·中秋寄內》,寫他在中秋夜晚,對月思人,想起去年中秋,與夫人月下暢飲,悄悄窺視夫人的醉態:

  薄醒殘睡,又四更天氣,明月新來太無賴。記去年,今夕雙影晶簾,曾見汝一點窺人微醉。

  瑤臺天外路,依約年華,甚到圓時越憔悴。料脂香啼曙,鏡粉敲寒,算未減花底天涯滋味,待互倩素娥愬殷勤,萬一夢魂兒斷鴻能寄。(《飲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五〔下〕,以上詩詞分別見1頁和89頁)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