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回望莊士敦》

時間:2009-10-14 09:10   來源:揚子晚報

《回望莊士敦》[英]史奧娜·艾爾利/著 馬向紅/譯山東畫報出版社

  在近代史上,莊士敦是以遜帝溥儀的帝師聞名,因為他的特殊經歷和他在《紫禁城的黃昏》的詳細描述,他也成為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回望莊士敦》中大量一手資料得以披露,這位與最後一位封建帝王有密切交往的歷史人物的悲劇性漸漸呈現出來。

  莊士敦1874年出生于蘇格蘭,就讀于牛津,一個典型的西方文化浸潤下的英國紳士,來華後卻終生迷戀中國儒學。莊士敦有寫作的習慣,盡管他的著作顯示了卓越的文化理想,但是現實中的他確實窘迫極了。他做帝師的意義,與其說教育影響了溥儀,不如說,用他的眼睛和筆窺見了中國封建帝制茍延殘喘中的歷史真實。1924年,軍閥馮玉祥進駐北京,進入紫禁城,拘押了溥儀,並限他三小時之內離宮。最後,溥儀懇求莊士敦去天津,他冷淡地給予了下列答復:“如果現在能夠離開皇帝左右,對我來說真是一次大的解脫,因為我不想離開北京。”“末帝”這一歷史悲劇人物在莊士敦生命中投影如此之深重,以至于晚年時候寫的《紫禁城的黃昏》,都無法擺脫種種末世的悲劇氣息。

  莊士敦一生未娶。年輕時,中年時,年老時都很輕易地被美妙的女人迷住,但都是無果而終的愛情。客觀地看,是因為他執意留在中國,令那一位位姑娘神傷。當一個人注定是悲劇的,倣佛命運就是處處捉弄他。中國——那神秘豐沃的國度,成就了莊士敦的理想和精神世界,卻讓他走在完全“不著調”的現實生活中。

編輯:徐維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