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等待……》,【意】大衛德·利卡文、【法】塞吉·布羅什圖,接力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一根平凡的紅線,串起人生的不同片段。
從垂髫到耄耋,從初生牛犢到兩鬢如霜……等待,等待,等待。
等待新生,等待喜悅,等待傷感、美夢、失去和幸福。
等待快快長大,等待臨睡前的吻,等待周末廚房里媽媽親手制作的蛋糕,等待下一個春天悄然來臨……24種等待裹挾24種心情,盡在一根平凡紅線穿引下,演繹成一番樸素生動的生命之旅。
它像一封來信,我們用足跡寫滿它,然後遞進歲月的郵局;它像一根紅線,牽著它逶迤的軌跡,面向夕陽與晨暉的生命之旅因此千回百轉,豐饒永恆。
《我等待……》是一本從形式到內容都堪稱奇特的圖畫書。長長的、像信封一樣的書籍形式,和中規中矩的16開、32開圖畫書相比,已經透露出了不平凡的創意。不過,畫家並非只是為了獵奇,打開書的內頁,從一幅幅跨頁展示的圖畫中,從貫穿全書的紅線中,你會為作者的設計拍案叫好。
“一生”、“等待”、“愛”,我讀完這本書後,鑽入腦海里的就是這三個關鍵詞。
“一生”。本書講述了一個人也是大多數人平凡的一生。從盼望快快長大的孩子,到娶妻生子的青年,再到妻離子別的老年,24幅圖畫,像是記憶中串起來的照片,刻畫出了人生中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文字中沒有任何表現情緒的詞匯,可是你能讀出期盼、甜蜜、渴望、悲傷、痛苦等人生況味。在極簡約的篇幅中展示出極豐富的人生經歷,這本書卓越的表現力讓人吃驚。
“等待”。書名是《我等待……》,文字也以“我等待”為主要句式。人的一生都處在等待與被等待中,作家抓取了生命的這一特性,在日常生活場景中洋溢出一派詩意。短短一生中,等待猶如書中的紅線,串起了所有的時光。生命的紅線,有時是孩童手中的玩具,有時是愛人離別時的手絹,有時是新生命的臍帶,有時是清冷時的圍巾,提示著我們:等待既是痛苦的淵藪,也是快樂的根源。
“愛”。有愛的人生是完整的人生,有愛的等待是甜蜜的等待。書中沒有提一個“愛”字,不過在字里行間、圖畫內外無不透出濃濃愛意。在這本書中,愛不是抽象的字眼,而是體現在一個個人生細節中:愛是媽媽臨睡前的親吻,愛是戰爭時的一封家書,愛是臨終前的叮嚀,愛是孩子回家的門鈴聲。注意到封底了嗎?那個由紅線連成的心,倣佛告訴我們:愛在生命線上一直流淌。
“一生等待愛”。去掉三個關鍵詞中的間隔號,就會構成這一個短句。這個句子讓我們遐想,有的愛值得用一生去等待,有的人終其一生也等不到愛。生命無常,大愛無邊,等待無言。
法國圖畫書具有獨特的藝術氣質,如同他們的電影一樣。它不討好讀者,也不故作深沉。畫家布羅什是法國當紅的藝術家,可是從《我等待……》這本書中,絲毫看不到畫家炫耀技巧的成分。簡潔的畫面、簡練的筆觸,無不是深思和創思的結果,倣佛在召喚大小讀者:慢慢翻,欣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