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天工開物》在國外的傳播和影響

時間:2013-01-29 08:37   來源:北京日報

  日本明和年刊菅本《天工開物》(1771)扉頁及書尾頁(圖片選自潘吉星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外科學技術交流史論》)

  在中國科技史中,明代科學家兼思想家宋應星是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天工開物》蜚聲中外,是世界古典科學名著。書名“天工開物”意思是將自然力與人力互補,通過技術開發萬物,換言之,即以天工補人工、開萬物,宋應星以此表述其技術哲學思想,也用以命名其著作。全書十八章包括穀物種植及加工、制鹽、染料種植及染色、金屬及合金冶煉、酒曲和藥曲、珠寶及玉器,幾乎涵蓋整個國民經濟生産領域從原料到成品的全部製造過程,從中可一覽中國數千年來在這些領域內取得的技術成就和發明創造,堪稱內容豐富的技術百科全書,在當時世界實屬罕見,因而在近代東西方各國廣為傳播並産生良好影響。

  《天工開物》第一個外國刊本出現在日本,實學派學者佐藤信淵依據天工開物思想提出富國濟民的“開物之學”

  《天工開物》首先在17-18世紀傳到日本和朝鮮這兩個同屬漢字文化圈的東亞鄰國,從1687年起便陸續由中國商船運到日本口岸長崎,其中新穎而先進的科技知識吸引江戶時代日本各界學者注意,紛紛引用。為滿足讀者需要,1771年大阪出版和刻本,這是《天工開物》第一個外國刊本。當中所載各種中國技術成果隨即引入日本,如沉鉛結銀法、銅合金制法、大型海船設計、提花機和煉鋅技術等。實學派學者佐藤信淵依據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思想提出富國濟民的“開物之學”:“夫開物者乃經營國土,開發物産,富饒宇內,養育萬民之業者也”。“主國土者宜勤究經濟之學,修明開物之法,探察山谷。若不知領內所生品物,輕蔑天地之大恩……則徒具虛名,曠費天工耳。”可見他將宋應星的技術哲學思想轉化成政治經濟學説,是對宋氏思想的一大發展。昔日日本讀書人都能閱讀《天工開物》漢文本,所以日文譯注本直到1953年才由京都大學藪內清等學者推出並出版。這是此書第一個外文全譯本,1969年起又發行袖珍本,至今已重印二十多次,成為暢銷書。著名科學史家三枝博音認為:《天工開物》不只是中國,而且是整個東亞的一部代表性技術書,其包羅技術門類之廣是歐洲技術書無法比擬的。

  《天工開物》18世紀傳到朝鮮國後,受到李朝後期知識界尤其實學派學者的重視,樸趾源《熱河日記》首先向半島讀者推薦此書,以改善本朝農業和農具落後局面。進士出身的內閣重臣徐有榘,晚年執筆的113卷本巨著《林園經濟十六志》和李圭景(號五洲)《五洲書種博物考辨》(1834)、《五洲衍文長箋散稿》(約1857)等重要科技作品中都多次引用《天工開物》,受惠于宋應星的力作。李朝學者多精通漢文或以漢文著述,因此沒有出現譯本。直到1997年韓國漢城外國語大學崔炷的譯注本由傳統文化社出版,附漢文原文。

  1830年法蘭西學院漢學家儒蓮將《丹青》章論銀硃部分譯成法文,是《天工開物》譯成西文之始

  18-20世紀《天工開物》又在一些歐美國家傳播,在法、英、德、意、俄等歐洲國家和美國大圖書館都藏有此書不同時期的中文本。其中巴黎皇家文庫(今國家圖書館前身)早在18世紀即入藏明版《天工開物》。1830年法蘭西學院漢學家儒蓮將《丹青》章論銀硃部分譯成法文,是此書譯成西文之始。儒蓮將此書稱為“技術百科全書”,將“天工開物”理解為“對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藝的闡明”。1832年轉譯成英文,刊于印度《孟加拉亞洲學會學報》。從此儒蓮成為《天工開物》西譯的主要推動者,1833年他將此書制墨及銅合金部分譯文發表于法國權威刊物《化學年鑒》及《科學院院報》,旋又譯成英文和德文。宋應星作品之所以受重視,因其中所載産品性能優良,歐洲人想仿製以減少從中國進口,但不得制法要領及配方,正好《天工開物》提供歐洲人想知道的技術資訊。

  1837年儒蓮受工部和農商部大臣之命,將《天工開物》養蠶部分及《授時通考蠶桑門》(1742)譯成法文,由巴黎皇家印刷廠出版官刊本,法文譯本取漢名為《桑蠶輯要》。從1837年起不到十年之間此法文譯本便轉譯成義大利文、德文、英文、俄文、希臘文和阿拉伯文等七種文字刊于歐、美、非三大洲,內有四種是國家元首或內閣大臣下令翻譯和出版的官刊本,打破了漢籍西譯史中的空前紀錄。翻譯、出版中國有關養蠶古農書的初衷是,幫助歐洲各國蠶農吸取中國技術經驗,促進桑蠶業發展,扭轉18世紀後半葉出現的萎縮趨勢,收效顯著。其次,歐洲從12世紀學會造紙,但一直以破布為原料單一生産麻紙,18世紀以後耗紙量激增,但破布供應卻有限,於是造紙業出現原料危機,各國在探試以何種其他原料可代替破布造紙。1840年儒蓮將《天工開物》造紙章譯成法文刊于《科學院院報》。其中提到以野生樹皮纖維、竹類及草類纖維代替破布造紙,還可用各種原料混合製漿。這些資訊很快得到反饋,法、英、德人以其他原料成功造紙,終使原料危機獲得緩解。

  《天工開物》在國外受到高度評價,宋應星如果被請到産業革命前後的英國,他一下子就可能拿到多項專利

  1869年儒蓮擴大對《天工開物》譯述範圍,與科學家尚皮翁合作發表《中華帝國工業之今昔》,收入《天工開物》各工業章譯注,與農業章《桑蠶輯要》成為姊妹篇,在歐美有廣泛影響。20世紀以來,《天工開物》有更多章甚至全書被譯出,除歐洲人外,中國人也加入譯者隊伍。1964年柏林洪堡大學研究生蒂洛將該書有關農業各章譯注成德文並作專題研究,獲哲學博士學位。1966年美國匹茲堡城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華裔學者任以都推出第一個英文全譯本,1981年李喬蘋等人第二個英譯本由臺北的中國文化學院出版。在18-19世紀,《天工開物》所載許多技術與東西方有關國家相比,仍然是新穎而先進的,如種稻養蠶、耕田灌溉農具、活塞風箱、鋅及鋅合金冶煉、灌鋼技術、多種原料造紙、水密隔艙、深井鑽探、提花機等等,外傳後可充實相關國家的科技知識,改善技術現狀,提高生産力。宋應星如果被請到産業革命前後的英國傳授技術,他一下子就可拿到多項專利。他的書在國外受到高度評價,19世紀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將《天工開物》稱為“權威著作”,當代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將宋應星稱為“中國的狄德羅”,認為《天工開物》足可與狄德羅主編的18世紀法國百科全書匹敵。

  進入21世紀以後,《天工開物》仍繼續受到重視、推介和深入研究,如2011年《天工開物》古文原文、現代漢語譯文與英文譯文對照本收入《大中華文庫》在國內外發行。同年,德國學者薛鳳用英文寫的《開萬物之技藝17世紀中國的知識與技術》由美國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書中全面而深入介紹宋應星及其著作和他給人類留下的技術和精神遺産,掀起當代西方研究《天工開物》的新高潮。可以預期在未來的歲月,還會有更多的譯本和研究作品在國外出現。(潘吉星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