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開啟人生智慧的鑰匙

時間:2010-04-02 08:36   來源:中國網

  有一位專家名言:“人生有兩把鑰匙:一是思路,二是方法。”細想起來,這話很有道理。實際上,每一位生活在社會上的人,都想活得有味道、有價值。但如何使自己活得有味道、有價值?追求什麼樣的價值?不同人卻有不同的思路與方法,其結果也不一樣。

  最近,有一本蘊含著數千年中華文化豐厚底蘊的、能為成功者提供生存發展之道、為領軍人物提供智力支撐的新興學科——《統籌學》即將與讀者見面,相信會給人們走好走穩人生之路帶來有益的啟示!

  該書由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朱國林教授擔綱著述,時事出版社出版,擬于6月底前與讀者見面。

  該書著者在黨中央明確將統籌兼顧作為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感召下,出于對社會、對中華民族復興的責任感和踐行科學發展觀的熱心,將經過二十余年對統籌理論研究與實踐成果加以係統整理,形成獨具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的《統籌學》,提供給各級決策與研究機構、管理與服務部門、各類院校與社會組織中的領軍人物,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中參考。

  該書的前言寫到:《統籌學》作為一門學科奉獻給讀者,歷經了漫長的孕育期。最先由劉天祿先生十年磨一劍,于1995年4月出版了《統籌學概論》;後有朱國林等同志經十余年的研究積累,于1999年11月創立了《軍事統籌學》, 2004年5月被總參政治部宣傳部自考辦選定,列為全軍部隊機關、軍事院校和部隊幹部學習高科技知識的自學教材,對提高領導者綜合素質和決策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這次《統籌學》的出版也必將為企事業各級領導者、主事者應對多種挑戰,解決所遇到的諸多問題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和方法。

  全書分為基礎篇和應用篇。基礎篇闡述了統籌的基本理論,係統考察了統籌學科形成與發展、地位與特徵和與其它多學科的關係;界定了本學科的研究目的、任務與方法;論述了研究對象、依據和形態;重點闡述了統籌的基本原理、規律和實現技術與綜合評價。應用篇重點探討了在安全與發展戰略統籌、領導與決策統籌、組織與指揮統籌、管理與服務統籌、社會保障統籌、科教文衛體統籌等實踐中的統籌思路與方法問題。

  該書著者認為,作為填補決策學科空白的《統籌學》學科,還需經受實踐的檢驗,還需接受諸多專家的批評和斧正。因而也還認為:“統籌學作為成功者生存發展之道、領軍人物的智力支撐,它根植于數千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吸納中西方優秀思想的精華,集中數十位同行專家多年的研究成果,綜合應用多學科理論、掌握多差異動態平衡規律、把握多係統協調發展模式和多側面統一籌劃方法,服務于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

  著者還坦言,謹以此書紀念已故數學家華羅庚教授誕辰100周年,告慰華羅庚教授25周年在天之靈!並獻給熱愛統籌,踐行科學發展觀,從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朋友們!

  著者鄭重表示,創立此學科,旨在:

  學術之林立個“樁”,

  百花齊放點棵“香”;

  百家爭鳴豎個“靶”,

  樂見高手來鳴“槍”;

  凡舉槍者皆吾師,

  為著統籌效用長。

  前 言

  為貫徹中共中央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部署,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的安全與可持續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將20余年來有關統籌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成果進行係統加工、整理提煉,提供給各級決策與研究機構、管理與服務部門、各類院校與社會組織中的領軍人物,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中參考。

  《統籌學》作為一門學科奉獻給讀者,歷經了漫長的孕育期。最先由劉天祿先生十年磨一劍,于1995年4月出版了《統籌學概論》;後有朱國林等同志經十余年的研究積累,于1999年11月創立了《軍事統籌學》,得到軍隊專家的肯定,認為是一本理論性與應用性並重,學術性和普及性兼顧的軍事統籌奠基性文獻;填補了軍事學科理論體係的空白。2004年3月《統籌學概論》第二版發行;2004年5月《軍事統籌學》被總參政治部宣傳部自考辦選定,列為全軍部隊機關、軍事院校和部隊幹部學習高科技知識的自學教材,對提高領導者綜合素質和決策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

  隨著人們的社會實踐不斷遇到多方面的挑戰,渴求一種新的思路和方法去解決所遇到的諸多問題。為此,在黨中央明確統籌兼顧作為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的感召下,作者出于對社會責任感和踐行科學發展觀的熱心,將經過二十余年的係統研究且具有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的統籌理論與實踐成果——《統籌學》整理出版,奉獻給讀者。

  全書分為基礎篇和應用篇。基礎篇闡述了統籌的基本理論,係統考察了統籌學科形成與發展、地位與特徵和與其它多學科的關係;界定了本學科的研究目的、任務與方法;論述了研究對象、依據和形態;重點闡述了統籌的基本原理、規律和實現技術與綜合評價。應用篇重點探討了在安全與發展戰略、領導與決策、組織與指揮、管理與服務、社會保障、科教文衛體等實踐中的統籌思路與方法問題。

  在本書稿生成中得益于同行專家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積聚和凝結了諸多專家、學者的智慧結晶。尤其得益于曾獲全軍育才銀獎的陸軍航空兵學院王佔和老師的政治思想理論功力,對本書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融入了感悟統籌思想的精華。

  但由于作者的思想水平和實踐經驗有限,書中錯漏、謬誤在所難免,敬請讀者不吝賜教。

  作 者 簡 介

  朱國林 1941年1月 出生,1961年

  6月參軍在沈陽部隊,76年7月先後調入軍政大學、後勤學院、國防大學任教。1999年6月退休。技術五級、軍事學教授。

  在數十年軍隊和院校工作中,刻苦學習,勇于實踐,不斷將軍事理論深化與拓展。曾先後主筆、主編近千萬字軍事後勤教材。擔任全軍軍事統籌學會常務副秘書長,于1999年4月擔綱主筆完成了全軍“九五”科研課題—《軍事統籌學》學科的創立任務,填補了軍事學理論體係的空白。任教期間,先後取得20余項教學和科研成果獲軍內等級獎。2000年7月獲國家政府特殊津貼。

  現任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全軍軍事統籌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兼該會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在國家安全戰略、統籌理論與管理方面有較深的理論造詣。曾策劃有關國防教育主題公園、“中華魂樂園”、“城鄉一體化”等方案。2003年5月北京科技咨詢協會授予注冊咨詢師。被列入《軍隊管理學術研究人物名錄》和《全軍名師大典》。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