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傳真]“臺灣光復不能忘”(2002.12)
時間:2003-01-03 16:34 來源:
文/(臺灣)謝尚文
10月25日下午的臺北,連日來的陰霾終于一掃而空,露出了少許陽光,微風里傳來車鼓隊遊行的陣陣歌聲……“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臺灣光復不能忘……”這是臺灣中國統一聯盟等團體組織的紀念臺灣光復57周年車鼓隊遊行的情景。
一 當日午後,參加遊行的人員和車輛即陸續集結,遊行組織者忙中有序地插旗子、貼口號,安排人車到定位。群眾中有年長的,也有年少的,彼此寒暄問候。偶或看見一些朋友還急促地吃著幹糧,大概是剛剛參加完在“日本交流協會”的抗議活動,又匆匆趕到這里來,其愛國熱情實在令人欽佩。
下午1點正,轟隆隆的鼓聲敲開了,數組遊行隊伍的40部車一字排開。前導鼓車由統聯秘書長梁電敏等8人組成,車前挂起57年前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畫板。隨著鼓聲節奏,一部一部的車子有序出發,車上插著中國統一聯盟旗子,還貼著“中國再統一、臺灣真光復”的標語。總指揮車是一部大型卡車,由統聯主席王津平任總指揮,率領唐曙、陳福裕、楊志誠等助講員,一路向市民述說臺灣光復歷史、臺胞抗日事跡和中國統一的重要性。勞動黨也開出宣傳車,播放《臺灣光復紀念歌》、《大刀進行曲》、《遊擊隊歌》、《團結就是力量》等抗戰時的愛國歌曲。
遊行隊伍沿著大安區、信義區、松山區、中山區、上林區、大同區、中正區行進,經過臺北市各文教、學校、經濟、商業、辦公、娛樂、老居民等街道。那隆隆的鼓聲、那嘹亮的歌聲、那高昂的演說,激起了臺北市民的民族尊嚴與自豪感,他們紛紛駐足傾聽。遊行車上的朋友們不時向車窗外的市民散發文宣傳單。
下午3時半,遊行車隊來到李登輝的住處,大批的警察、特勤人員早已“等候”多時,還沒等車隊到預定點,就舉起“違法”警告牌。雙方經過一番拉扯,遊行指揮車終于開到預定點,接著,演出示威的行動劇:一張送給李登輝的單程機票,並配上道士的招魂竹幡旗,讓他“一路順風、一去不返”。在外雙溪山腳下,風聲微微作響,灰彌的山嵐,焚燒的紙灰,就這般飄浮在這豪宅前……
傍晚,正當大眾下班時間,車隊恰又回到了市區。車隊紅色旗子像是一條紅色的長龍,川流在傍晚時分的大街上,一次又一次播放著《臺灣光復紀念歌》,配合著統聯主席王津平及助講員們的演說與呼吁。臺北街頭巷尾匆匆忙忙的行人,受到了遊行隊伍熱烈氣氛的感染,疑惑、好奇、興奮……人們的思緒似乎又找回了曾經是那麼熟悉卻又被時間衝淡的記憶。想起57年前的今天,全島民眾歡欣鼓舞,張燈結彩,與祖國大陸同胞一同歡度抗日勝利與臺灣光復;57年後的今天,人為的作弄,讓歷史的記憶,逐漸消失在這蕓蕓的島上。政治的紛爭,經濟的凋萎,史觀的歪曲,“皇民意識”的還魂,讓臺灣善良百姓一次又一次地陷入迷惘、無奈與傷痛的境地。“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讓歷史還回本源,讓臺灣百姓走出幽暗的谷底,回到祖國的懷里。”遊行組織者表示。
二
當日,統聯主席王津平還陪同臺灣日據時期抗日前輩,致祭于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前,並向各界發表《紀念臺灣光復57周年宣言》。“宣言”指出:
日據50年間,臺灣先烈犧牲65萬人,又有無數的先賢耗盡青春心血,更有許多先賢們直接參加祖國抗戰,所要奮鬥的目的就是推翻日本殖民統治以求民族解放。日本投降,臺灣光復,是包括臺灣人民血淚奮鬥在內的勝利成果,我們又有什麼權利可以輕易放棄。
尤其是李登輝執政以來,詭稱“本土化”之名,而行“皇民化”之實,在1995年利用“總統”職權,與臺北市市長陳水扁相勾結,竟將臺灣光復50周年的紀念,篡改為“終戰紀念日”。豎立于臺北市中山堂前的“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雖然完成了,竟借口“尚有爭議”,而有碑無文。連“抗戰勝利”和“臺灣光復”都有“爭議”,試問“今日域中是誰家天下”?犧牲了65萬臺胞和3500萬抗戰軍民而光復的臺灣竟然形同淪喪。
李登輝等皇民化階級進而勾結日本軍國主義余孽,妄稱日據50年為“最有良心的統治”,甚至誣蔑我抗日臺胞先烈為流氓土匪;最近李登輝更明目張膽地為虎作倀,妄言臺灣釣魚臺列嶼為“日本的領土”,其漢姦真面目才完全暴露于世。
臺灣日據時期抗日前輩,本盟已故名譽主席周合源先生生前曾教誨我們:“只有中國的再統一,才是臺灣的真光復。”日據時期臺灣作家鐘理和亦有言:“原鄉人的血,必須流回原鄉才能停止沸騰。”
值此臺灣光復57周年的日子,我們願在65萬臺胞抗日英烈,及3500萬為抗戰而犧牲的祖國軍民英魂之前宣言:我們願繼承臺胞愛國主義傳統,必為中國的再統一與臺灣的真光復而奮鬥到底,底于成功,以告祭諸先烈在天之靈!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