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編輯部吹風(2003.8)

時間:2003-09-27 10:29   來源:
臺灣當局出于選舉等政治需要,夥同“臺獨”分裂勢力不斷挑動兩岸對抗、加大分裂力度,最近又有新的表現。
陳水扁公開宣稱“要認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聲稱“公民投票”是民進黨的“長期理想”,“從沒有放棄”。他在6月27日宣稱,將在下屆“總統”大選前,就“核四”等重大公共政策舉行“公投”。臺灣有關部門隨後宣布將成立專案小組,規劃舉辦包括“核四”等議題的“公投”作業。民進黨則組成“公投立法推動聯盟”,尋求各黨團支持,以形成跨黨派的推動聯盟。臺聯黨支持盡快完成“核四”等“公投”,並將繼續推動“公投立法”。陳水扁更提出明年“大選”的主軸是“一邊一國VS一個中國”的對決,也是“大改革VS黑金復辟”的對決,為民進黨選戰“定調”。這些跡象表明,臺灣選戰已經打響。
臺灣當局推行“漸進式臺獨”,總是利用各種問題借題發揮,煽動民眾的敵對情緒,加劇兩岸關係的緊張,尤其是在發生涉及兩岸重大事件時為甚。比如非典疫情這一本屬公共衛生領域的事,臺灣當局卻要泛政治化,大作政治文章。他們百般阻撓兩岸醫療衛生界開展非典防治合作,拒絕我向臺捐助抗疫物資。在臺灣當局企圖借非典擠入WHO的圖謀遭挫敗後,則對我肆意詆毀,煽動民眾敵對情緒,刻意制造兩岸對立,阻撓兩岸交流和人員往來。
臺灣當局的這些作為,直接原因是為了選舉需要,同時也與陳水扁面臨的執政危機密切相關。陳水扁上臺三年,臺灣經濟不振,人民生活水平下滑,已經引起了民眾的強烈不滿。臺灣當局這次抗疫無能,應對不力,引發了社會輿論和在野黨的強烈抨擊。臺灣民調顯示,65%的民眾對臺灣當局處理疫情措施不滿,對陳水扁的滿意度跌至27%的新低點。58%的民眾讚成“二次政黨輪替”。臺灣當局已將原定今年經濟增長率3.68%下調至2.89%。這給謀求連任、急于拿出“拼經濟”政績的陳水扁造成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在這種情況下,陳水扁才通過炒熱“公投”議題,提前打響選戰,來轉移島內民眾的視線,企圖擺脫執政危機。
陳水扁把明年大選的主軸定調位為“一邊一國VS一個中國”的對決,目的是激化統獨矛盾,制造兩岸對抗來“凝聚民心”。他通過種種手段竭力營造受大陸“打壓”的“悲情”意識,煽動民眾對大陸的敵對情緒,以此來轉化中間選民的票源。最近,臺灣當局刻意制造兩岸“外交衝突”,比如加入WHO等,就是例證。他們的如意算盤是,如若得逞,則作為自己“外交突破”的政績,為自己選舉加分;如若受挫未遂,則制造被“打壓”的“悲情”,借以煽動對我的敵意。對不同意其外交衝撞的人士,則戴上“聯共賣臺”的帽子,抹“紅”他們,以蒙蔽民眾,拉攏票源。這種以“悲情”攻擊大陸,以“賣臺”打壓在野的伎倆已不是什麼秘密了。
對臺灣當局種種挑釁,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密切關注他們的種種倒行逆施,及時揭穿他們的陰謀,使他們破壞兩岸關係,挑撥兩岸同胞敵對情緒的圖謀難以得逞。臺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兄弟,他們的切身利益已被臺灣當局多次損害。因此,對事關臺灣同胞切身利益的事,比如兩岸“三通”和各方面的交流,我們一定要積極推動,多做實事,注重實效。
《兩岸關係》2003年第8期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