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吹風
時間:2003-07-10 11:01 來源:
6月底至6月初,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他就任後第一次出訪,在國際舞臺一展新一代中國領導人的風採,進一步樹立了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的形象。
6月1日,胡主席在會見美國總統布什時,重申了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強調指出,臺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中國政府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願意盡最大努力採取以和平方式實現兩岸統一。現在的問題是,臺灣當局拒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臺獨”勢力仍在竭力進行分裂活動,這是海峽地區局勢緊張、兩岸關係不能改善的根本原因。中方希望美方恪守承諾,妥善處理臺灣問題,不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布什總統表示,美國政府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遵守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反對“臺獨”,這一政策沒有改變,將來也不會改變。
有輿論認為,這是布什上臺後首度在陳述一個中國政策時,將“不支持臺獨”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與“臺灣關係法”並列為三大支柱,表明美對臺政策已“從限制北京轉向限制臺北”、“不支持臺獨”政策更加明確,並對“協防臺灣”限定了前提。
胡主席關于臺灣問題的這一講話,擊中了臺灣當局的要害。
陳水扁上臺三年來,拒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使兩岸關係的僵局至今沒有打破。他施政無方,政策多變,使臺灣經濟嚴重衰退,民眾對他的不滿情緒上升。最近,臺灣民意調查顯示,民眾對他在發展經濟和兩岸關係上的表現滿意度分別僅有23%和39%;對他的滿意度僅為27%,不滿意度則高達59%;對臺灣當局抗擊非典的不滿意度高達60.8%。
最近,陳水扁又利用“非典”做政治文章,企圖擠進世界衛生組織。在其圖謀被挫敗後,一面對大陸進行惡毒攻擊,刻意制造“悲情”,煽動臺灣民眾的不滿情緒,制造兩岸對立,挑動“統獨”矛盾。一面推動舉辦“臺灣加入世衛組織”的公民投票。這些惡劣的表現,是其推行“漸進式臺獨”精心策劃的重要步驟,也是其挾持“民意”,謀求連任的一個策略運用。6月5日,由“臺聯黨”發動、民進黨配合的“公投法案”,被在野黨以107票對100票否決,說明搞“臺獨”不得人心。
盡管兩岸政治僵局尚未打破,但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是割舍不斷的,兩岸的交流是任何力量所無法阻擋的。就在臺灣當局指使海基會公然拒絕我各界同胞捐贈的防疫物品後,兩岸民間渠道還是將這些防疫物品送到了急需的臺灣同胞手中,使臺灣同胞真切地感受到大陸同胞的深情。4、5月份,由于非典疫情,兩岸暫停了審批交流項目,這不是兩岸同胞所樂見的。當前,隨著兩岸非典疫情趨緩,兩岸要求恢復人員往來和各項交流的呼聲日益高漲。因非典疫情延誤了的交流項目,應該恢復正常。特別是沒有非典疫情和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的地方,恢復應該更快一些。
《兩岸關係》2003年第7期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