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特別報道〕兩岸攜手 戰勝“非典”(2003.5)

時間:2003-05-27 15:20   來源:
海洋
走進“海峽兩岸預防控制非典型肺炎學術研討會”的會場,就能從會場的凝重氣氛中感受到這不是一般的學術研討會,而是在討論人命關天的問題,這是人類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接受挑戰的戰場,正在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兩岸四地專家齊聚京城
非典型肺炎疫情發生後,特別是臺灣地區發現非典型肺炎病例後,中央領導同志非常關心廣大臺灣同胞的健康,特別指出,臺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兄弟,血濃于水,有關部門要採取切實措施,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同臺灣地區開展多種形式的疫情控制和疾病防治合作,積極通過民間渠道溝通非典型肺炎的防治經驗。國務院臺辦要求各地臺辦每日通報在祖國大陸生活的臺商、學習的學生、參加交流活動和旅遊的臺胞中是否有染疫的情況,如發現染疫,應及時救治。
4月23日至24日,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聯合舉辦的“海峽兩岸預防控制非典型肺炎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這是非典型肺炎發生以來,祖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的中國人第一次坐在一起,就非典型肺炎的防治情況,診斷治療方案,流行病學及病原學等方面的研究經驗,進行深入地面對面的交流研討。參加這次研討會的共有56位代表,臺灣7位醫學專家克服了各種困難和阻撓來京參加會議,還有兩位臺灣醫學專家行程受阻未參加會議,通過電子郵件向會議提交了論文。參加會議的還有香港衛生署助理署長梁挺雄,澳門特區政府疫病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部主任林松、仁伯爵綜合醫院主任張德洪,以及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貝漢衛。來自北京、廣東、山西、內蒙古和部隊醫院參與臨床治療非典型肺炎的主治醫生和中國工程院鐘南山、洪濤、曾毅3位院士,從抗擊非典的第一線趕來參加了會議。
專家學者各抒已見
會上,兩岸專家就非典的診斷、治療、預防及海峽兩岸醫療信息的交流機制提出了很好的意見。
關于診斷非典型肺炎。出席研討會的專家根據各自的實踐經驗、做法、認識和體會,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例如:臺灣大學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林瑞雄提出的面對面飛沫傳染、個人直接接觸傳染及體液傳染等傳染途徑。目前廣州呼吸病研究所根據大量的病例制訂的確定非典的標準,在全國各地應用後,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根據目前的發病情況除已知的發熱、幹咳、全身酸痛、腹瀉、氣短及胸部X光胸片可見的絮狀、片狀陰影外,還有一些其它問題,在快速診斷的研究方面,國家軍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成果及日本、歐洲的研究成果已經盡快服務于社會。
關于治療非典型肺炎。專家們在激素、抗菌素的用藥問題、二次污染、交叉感染等問題等各抒見解,提出值得借鑒的治療方法。
關于預防非典型肺炎。與會專家一致認為:
1.非典已是全球公共衛生面臨的嚴峻挑戰,全球應加強國際合作和交流,早日戰勝非典。
2.社區應加強公共衛生意識及預防非典等科普知識的普及,要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公眾要多洗手,少動手(觸摸眼、鼻、口和臉等)、少握手。
3.醫院要加強隔離措施和醫療器械的專用與消毒。醫護人員要注意自身的防護和休息。
4.中藥預防非典,老人、兒童及孕婦要注意服用劑量。
5.關于非典傳染期,多數專家認為,已出現臨床症狀後時傳染性最強。
臺灣醫事聯盟協會理事長高明見委托他人帶來的幻燈片中提出,對未來兩岸共同防治SARS的期待;建立疫情交換管道,定期召開專家會議,建立統一的SARS病患治療模式,建立兩岸防疫合作機制。臺灣預防醫學會理事長陳宜民說,臺灣的防治SARS措施較佳,不過,臺灣的病例少,臨床經驗也較少,呼吁兩岸專家應攜手合作研究病毒,尋找流行病學的規律及制作疫苗,造福民眾。兩岸官方現在存在一些問題,通過民間團體合作交流,是現階段比較合適的做法。兩岸醫界應建立起民間交流機制。兩岸專家都認為,兩岸應合作防治SARS,共同尋找病源,探討預防控制措施,臨床治療方案,建立兩岸關聯病例的通報和追蹤及檢疫等交流機制,以求早日控制疫情,共同維護和促進兩岸及全人類的健康。
據專家介紹,目前抗擊非典的戰鬥有兩個特點,一是流行病學、病原學與臨床醫學密切協作,二是省內外、境內外、國內外的共同攻關。由于互聯網的存在,高科技的發展,世界衛生組織的協調,科學家可以在第一時間向了解到對SARS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1918年流感,用了十幾年,幾十年才探明原因,制作出疫苗。這次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已基本找到了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毒。
這次研討會共有41家新聞單位進行全方面的採訪報道,其中包括9家港澳媒體、6家臺灣媒體。臺灣媒體報道:應摒除兩岸政治歧見,加強民間學術交流,進行防治SARS的合作,對兩岸人民健康十分重要。當有記者提問中,提到“毒王”問題時,洪濤院士嚴肅地糾正道,我不同意用這種侵犯人權的提法,被嚴重感染的病人已經十分痛苦,醫生的工作是救死扶傷。鐘南山院士在連續工作38小時後,發現自己也染上病了。這是因為每天接觸非典病人,抵抗力下降所致。但是他想的更多的是病人。他說,如果這次流行的是傳染性心肌炎,我相信會有一大批心臟專家像我們一樣義無反顧,這是一個醫生的職責所在。在這場抗擊非典的鬥爭中。病人、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家、臨床的醫生以及他們的家屬都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他們同呼吸、共命運,通過各自的工作,共同維護生命的尊嚴。這是在一個特殊的時刻,討論一個特殊的問題。如果分離出變種病毒,制造出疫苗,這對人類是福音。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希望祖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四地的科學家、醫生聯合起來,找出SARS病毒,制造疫苗,以造福人類。■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