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努力開創兩岸關係新局面(2003.3)
時間:2003-03-28 10:09 來源:
今年1月30日,是江澤民主席《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重要講話發表八周年的日子。八年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敏銳把握臺灣局勢的變化,作出了許多重大決策和部署,有力地推動了兩岸關係的發展。盡管臺灣政局近年來發生了一些變化,但綜觀全局,兩岸關係的基本格局和發展趨勢沒有改變。1月24日,錢其琛副總理在江主席重要講話發表八周年座談會上發表講話,深刻闡述江主席重要講話的重大歷史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高度評價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我們將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繼續全面貫徹江澤民主席提出的八項主張。我對臺大政方針保持連續性、穩定性,並展現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將有力地主導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
當前,中華民族的發展和振興正面臨難得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爭取和平統一、共謀復興大業,是兩岸中國人在21世紀的重責大任。祖國大陸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鬥的歷史性進程,將極大地促進兩岸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項交流蓬勃發展,也將為臺灣經濟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市場,為更多的臺灣同胞前來祖國大陸施展才華、發展事業提供更好的環境和更多的機遇。歷史證明,民族團結則興,民族分裂則敗。面對全球范圍內日趨激烈的經濟競爭,兩岸同胞應當加強交流,擴大合作,相互扶持,努力維護兩岸關係大局的穩定,開創兩岸經濟互利雙贏的新局面。
盡早實現兩岸直接“三通”,進一步密切兩岸經濟關係,是兩岸同胞所願,是雙方利益所在,也是當務之急。錢副總理強調,“三通”作為經濟性事務,不應受到政治因素的幹擾和影響。以民為本、為民謀利,應當是解決“三通”問題的立足點和出發點。“三通”是兩岸之間的事,“三通”商談不是政治談判,可以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為早日通起來,協商方式可以盡量靈活,解決辦法應當簡單易行。這些主張反映了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得到臺灣工商界人士的廣泛認同和支持。在臺灣有關各界的積極推動和祖國大陸的支持下,實現了臺商春節包機。盡管此次包機仍被迫繞道並停留港澳,但畢竟是兩岸往來的一件大事,受到了臺商歡迎。這次包機飛行以及金門與廈門、馬祖與福州之間海上客運的順利進行,說明兩岸直航不僅完全可以實施,而且有其迫切性,也說明兩岸之所以至今未能實現全面直航,其根本原因是臺灣當局基于政治考慮而人為地設置障礙。事實證明,在兩岸民間行業組織就直航的技術性、業務性問題達成共識後,經雙方各自確認就可以通起來,這是完全能夠做到的。陳水扁既然表示願意“協商和推動兩岸直航及相關的經貿議題”,就應當言出必行,採取實際的行動。
兩岸對話與談判能否恢復,直接關係到兩岸關係的穩定。陳水扁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不承認“九二共識”,這是導致近年來兩岸關係陷入僵局的症結,也是造成臺海局勢難以穩定並可能引發危機的根源。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這是一個基本的事實,也是兩岸同胞和國際社會的普遍認知。有了這個重要基礎,兩岸之間無論存在什麼政治爭議,完全可以通過平等協商妥善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分歧,可以暫時擱置,待條件成熟時再加以處理。從以往兩岸對話和商談的實踐,特別是從“九二共識”形成的歷史經驗來看,雙方對于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有共同的認知,在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前提下,可以擱置其他分歧。這對雙方都沒有傷害,而有利于打破僵局、建立互信。錢副總理指出,兩岸中國人之間,一切問題都可以商量。只要雙方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談起來,談判的議題是開放的,談判的地位是平等的,即使是敏感的政治問題,也都可以充分討論,以找到雙方均可接受的解決辦法。這再次表明了我促進恢復兩岸對話與談判的極大誠意和靈活性、包容性。陳水扁一方面表示希望兩岸“建立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一方面卻繼續以僵化和對抗的心態限制兩岸交往、拒絕對話談判,這只會加劇兩岸對立和緊張,對臺灣同胞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臺灣同胞是反對“臺獨”分裂、發展兩岸關係的重要力量。求和平、求安定、求發展是臺灣同胞的共同願望和迫切要求。我們相信,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關係一定能夠衝破種種障礙,取得新的進展。
《兩岸關係》2003年第3期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