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是世界發展的總趨勢,兩岸關係在此總趨勢下應有新的思考方式與解決途徑。
全球化情景
前蘇聯、東歐共產主義瓦解後,全球體係深層結構是資本主義,並隨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全球化正在出現。套句鄧小平的話,這是“大氣候”。兩岸關係在此大氣候下,既受影響,也要順勢而為,自我調整以求發展。
全球化既是一種發展趨勢,在研究概念上,有人以“全球場”稱呼全球化,它由四個參照點組成:民族國家、民族社會、個人與人類。在全球化下,民族國家已經不適宜成為分析和理解世界的單元基礎,某些全球化理論家甚至主張放棄國家中心論,改以民族社會來分析全球化的情景。
全球化不但是一個整體化過程,也是一種分殊化過程,它本身在全球體係中是一個二元辯證邏輯,並分成多個層次,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軍事、科技在運行建構。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與整合、互賴、開放、多邊、對話、協商、趨同相聯係。分殊化則與崩解、封閉、單邊、自語、獨斷、持異相呼應。由于全球化與分殊化是全球體係下的二元辯證,故在發展過程互動中既有統一也有對立,例如近年來兩岸關係呈現的政治對立與經濟整合便是說明。然而在全球化過程中,不同文化、民族社會、跨國組織與運動,乃至亞社會準團體,都在全球化邏輯下進行著生命形式的互動。
全球化最終將導致全球共同體的出現,它將由區域性的次級共同體為組織單元,拋開同質與異質、整合與解體、統一與分殊的矛盾與對立。而且,在發展過程中,全球化必然削弱民族國家此一前現代主義的角色地位。
全球化的運行有經濟、政治及文化社會與意識形態等層次之分。在經濟層次上,將出現跨國實踐,亦即必須與區域經濟或國際經濟接軌,國際資本、外國銀行、海外信托、跨國企業必然走入。在政治層次上,將出現新的政治認同,即個人對傳統政治和階級身份的認同愈來愈淡化,政治生活的個人化與分殊化、政治體制的自由化與民主化會愈來愈明顯。在文化社會與意識形態上,普世主義、多元價值、多元文化、開放社會將成為普遍現象。
全球化對世界政治經濟所產生的影響至少有下述幾個方面:其一是經濟全球化使各國或各地區的經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相互依存將進一步加強。其二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在全球化作用中建構出全球性信息社會,任何國家、政府、社會或個人都將難掌控或封閉信息。其三是經濟全球化向傳統政治觀念提出挑戰,國家主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衝擊。其四是全球化進一步深化各國產業結構調整,在世界范圍內形成新的生產分工與跨國體係。其五是經濟全球化為貿易自由化提供空間基礎。其六是全球化將導致國際關係的性質發生變化,國家間或區域間的矛盾衝突將由合作協商所代替。其七是全球化把世界連成一體形成“世界村”,原本屬于單一國內范疇事務的問題,例如環保生態、恐怖主義、南北差距,將成為全球性的國際問題加以解決。
總之,全球化的出現解構了原來的世界秩序與傳統文化價值和經典信條,代之以機會、開放、新思維、更多的偶然性作為發展的基因。在這種情況下,新的形勢、新的秩序、新的價值、新的機會必然被追尋、被建構。兩岸關係在這種新形勢下,也就要求被重構或相應調整。
全球化與兩岸關係
全球化對兩岸關係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如何在全球化這個新形勢下來重構或重整兩岸關係,有其緊迫意義。
先說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的第一個階段是經濟區域化。在經濟規律下,可以看見前幾年東亞金融風暴及全球資本邏輯對兩岸經貿所帶來的影響。今年兩岸均已加入世貿組織,在經濟全球化與區域化下,兩岸經貿關係只會更加快速整合,更加互惠互賴。臺北方面已經著手廢除“戒急用忍”政策,謀求“三通”早日實現,這便是其大陸政策調整與開放的明證。兩岸四地經濟圈或中華經濟共同體在全球化下已經不再是說法與理念,而是走在現實中的客觀要求。多一點經濟少一點政治,兩岸實可在同為世貿成員下進一步加強經濟交流與合作。既然兩岸同為世貿成員,大陸出口產品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將因此大幅增加,同時也將帶動臺灣輸往大陸產品結構之改變,也會促進兩岸服務業上的策略聯盟與合作。故宜在世貿架構下簽定兩岸投資保障協議,甚至兩岸可互設貿易代辦處,此無涉政治主權,只會更加在經濟上互惠互賴。是故在全球化下兩岸共同加入世貿後的現階段,兩岸關係應以推動經貿為主軸,兩岸經濟一旦成為“生命共同體”,在“下層建築”制約“上層建築”的邏輯下,兩岸既有的政治對立將難以升高成敵我矛盾。
再說全球化除了促進價值多元化外,也創造了大量的非國家行為體,形成各種跨國關係及國際體制,民族國家概念已不足以用于處理全球化下的主體與客體間的政治行為,不但政府的角色需要由“統治”變成“管理”或“服務”,尤其要認知“全球治理”概念。在這種趨勢下,兩岸僵局的解套可藉民間公司、企業團體代為處理,如此將避開兩岸當局直接交手的政治難局。例如臺港航權的談判、臺澳航線的談判,乃至“三通”問題的解決,均可採取民間行為體的途徑加以解決。全球化下的新思維及行為途徑已經成為現實要求,國際體制將在兩岸關係處理上影響日深,兩岸當局如仍因政治因素保持政府間不談判不接觸的情狀,則未來借用“全球治理”的概念途徑來解決兩岸問題的可能性將會越來越大。
兩岸關係在全球化下只能以建設性的合作關係取代否定性的對抗關係。在全球化邏輯及遊戲規則下,兩岸政治僵局雖不可能因兩岸加入世貿而輕易解決,但在全球化下兩岸關係的矛盾與緊張有趨于和緩之勢。如果在全球化下兩岸經濟整合最終成功,則未來兩岸政治統合的可能性潛然存在。不要忽視全球化對兩岸關係之解決所蘊含的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