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寒冬中臺灣書業島外取暖

時間:2008-11-11 09:30   來源:出版商務週報

  臺灣出版業減産,書店蕭條,民眾轉向網路閱讀,臺灣業者青睞大陸市場。

 

  連續幾年的不景氣,又突然鬧起金融危機,2008年的臺灣出版業在“冬天”之外,更增添了幾分“嚴酷”。重壓之下,臺灣出版業何去何從? 

  開拓大陸市場,是臺灣出版業困境之下的選擇。畢竟,從今年年初以來,兩岸出版界借合作交流20年之機,緊鑼密鼓地接洽了三個季度。 

  出版減産低價策略

  臺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理事長陳恩泉認為,其實早在金融危機之前,臺灣書業的危機已經開始了。以前,臺灣登記的出版社達到1萬家,而這幾年,根據ISBN中心的統計,出版社的數量只有5000多家。而市場上真正有競爭力的只有400~500家。“這個數據還算是誇大的説法,其實真正的大型出版社只有二三十家,而且它們也蠻吃力的”。由於臺灣出版業實行的是登記制,出版社數量的變化可以説是這個市場變化最直觀的反映。 

  大出版社尚且“吃力”,中小型出版社的命運如何?“大型出版社還能存活,但是小型出版社的存活幾率更低了。主要體現在行銷和通路方面。一方面,臺灣的通路也在轉型,而且更加集中。他們一般選擇大型出版社的圖書,這樣在退貨等方面更加便利,而小型出版社不具備這樣的優勢。”華文網董事長王寶玲説。

  而就出版社的行銷層面來説,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業務部總經理王承惠認為,以一般大眾圖書為主要出版方向、主要走零售渠道的出版社會受到較大影響,這些出版社在近期出現了退貨率增加等狀況,如果市場上沒有強勢産品或拳頭産品銷售,其業務自然會受到影響。另一方面,以出版工具書、專業書為主,並以圖書館等機構為主要發行渠道的出版社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

  所謂適者生存。今年以來,與汽車行業等一樣,臺灣出版業開始自發性地減産從而降低成本。“商業運作的圖書大量減少,數量比去年減少一成。”王寶玲説。就華文網集團旗下的出版社而言,出版量整體減少了四成,營收減少兩成,出版品種減少了六成。從去年開始,聯經集團就已經開始對其業務調整進行規劃,並在不久前與農學公司合併,試圖成立臺灣最大的圖書發行中盤商。王承惠表示:“在目前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公司在開源上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需要通過節流控製成本,而與農學公司的合併可以使他們對兩家共有的發行渠道進行整合,節省一些重復性的費用。”王承惠還表示,在目前的形勢下,出版社在選題策劃方面更加謹慎,同時加大了在行銷方面的成本,努力提供每本書的實銷數字。

  相比大型出版社而言,和英出版社的生存之道在小型出版社中頗具代表性。成立於1998年的和英出版社是一家專營兒童圖書的小型出版社,每年的出版品種大致是十幾種。總編輯周逸芬通過對誠品書店兩三年來童書暢銷排行榜的觀察,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現在,臺灣的低價童書當道(特價新台幣99元),而且以二流品質的童書為主。“長此以往,並非讀者之福。所以,便宜又好的童書,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便宜又好,對讀者而言自然是福音,對出版社來説,可謂無奈之舉。周逸芬表示,所謂低價就是原本應該賣新台幣280元,現在只賣新台幣180元。然而雖然和英的這些低價書很暢銷,卻毫無利潤可言。

  書店蕭條網路見漲

  近年來,實體書店一直逃不出業績下滑的命運。租金成本、人力成本自然造成了壓力。王寶玲認為,經濟不景氣下的購買力下降也是書店營收下滑的一個原因。“近兩個月來,臺灣實體書店的普遍營收比去年同期下降兩成左右”。

  金石堂實體書店行銷總監盧鬱佳表示,今年的營收數據還未公佈,但是,“今年的業績也許不會比去年的好”。不過,也不全是悲觀的消息。金融危機在客觀上帶動了一批主題圖書的熱銷,例如《貨幣戰爭》、《大國衰落》等書受到歡迎,人們希望從書裏面獲得對世界的認知。除此之外,心理勵志、溫馨感人的文學書備受讀者的青睞。“亂世之中,人心更需要撫慰。”盧鬱佳説。

  李沛儒認為,儘管實體書店銷售額有所下滑,但是網路書店有所上漲。因此,整體的圖書銷售額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從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部落格來網路書店今年的營收上漲約三成,而金石堂網路書店的營收“不降反升”。金石堂網路書店行銷總監周先生表示,金石堂網路書店的營收並沒有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反而比去年有所上漲。“在經濟危機這樣的大環境下,消費者遇到了困難,需要知識上的補充,對圖書的需求反而會提高。人們不做風險性很高的事情了,例如投資,轉而更加關注提升自身競爭力、給自己充電等方面,也開始重視身體健康,這方面的書都銷售得很好”。

  受訪者幾乎都談到一種現象,臺灣民眾的閱讀習慣已經轉向網路閱讀。如此看來,實體書店與網路書店“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格局還將持續下去。

  “走出去”的力量

  在被問及“金融危機對出版社的經營有何影響”時,周逸芬的第一反應是,“這幾年反而是我們出版社最輝煌的時期”。和英出版社的秘訣就是“走出去”,即走向國際市場。由於兒童書本身的特性,和英出版社“走出去”相對而言具有優勢。

  周逸芬舉例説,即使是在臺灣出版業最輝煌的1999年,和英出版的繪本《永遠愛你》一年的銷量為1萬多本,兩年的銷量約2.6萬本,這在當年已是最亮眼的成績。“這顯示臺灣童書市場,即使在出版的美好時代,也有其局限性。更何況,一年1萬多本,對大多數臺灣繪本創作者來説,是很難達到的數字。所以,開發原創繪本,另辟國際市場,是一條必須走的路”。

  和英出版社從2005年開始在義大利波羅尼亞書展開始獨資設立自己的展館。從2005~2008年,和英連續四年參加義大利波隆那國際兒童書展,今年的成績最亮眼,新書《米米説不》賣出十幾國的版權,其中丹麥、芬蘭、以色列,都是首次引進臺灣繪本。

  每年投入參加國際書展,對於一家小型出版社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儘管金錢上的投資和實際版稅收入不成比例,但“我們甘之如飴,因為我們一向就不在意短期利益,也不會把這些支出轉嫁給創作者”。

  在談到作為行業協會應對危機的舉措時,陳恩泉坦言,目前沒有良策。“臺灣市場畢竟很有限,總人口數只有2300萬,而真正閱讀的人也只有200萬~300萬。而大陸有10多億人口,是最大的華文市場。大陸就是我們最好的選擇”。談到大陸市場,陳恩泉很興奮。“大陸13億人口,即使是1/10的人口每年買一本書,也是很可觀的數量!大陸和臺灣在文化上畢竟是同根同源”。

  今年是兩岸出版交流20週年。從年初到9月,大陸和臺灣的交流活動陸陸續續地展開,並將在明年的圖書訂貨會和圖博會上延續這股熱浪。陳恩泉覺得,現在正是臺灣出版業進入大陸的契機。而第一個目標是要有合適的通路。“沒有路,就走不進去。”陳恩泉看上的第一條通路是大陸的農家書屋市場。他向新聞出版總署提出建議,由臺灣出版事業協會出面向大陸農村書屋市場提供100本書目,供採購之用。(黃新萍)

編輯:胡珊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