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新書讓你“再認識李小龍” 原來他還是個詩人

時間:2016-07-26 07:04   來源:北京青年報

丁佩與李小龍

丁佩與李小龍

李小龍詩歌手稿

李小龍詩歌手稿

  “風和雨愉快地嬉戲,窗外的一片微黃的葉子,絕望地依附在枝丫上。我摘下葉子,給了它一個家,把它放在了書裏。”

  “你以為他是一介武夫,其實你根本不了解他。”這是印在中信出版集團不久前推出的新書《再認識李小龍》封面上的一句話。恰如這句話總結的那樣,本書借由對李小龍研究專家約翰裏特和著名導演徐浩峰的採訪,並通過綜合整理收集自香港文化博物館、順德李小龍紀念館、李小龍基金會及美國舊金山市國立檔案館等的大量資料,詳細介紹了李小龍從出生到闖蕩影壇、揚名立萬直至突然去世的人生軌跡,其中披露了不少這位功夫巨星鮮為人知的事情。尤其出人意料的是,他原來還是一位細膩而善感的詩人。

  為何喜歡寫詩?

  “人的靈魂可以通過詩歌表達情感”

  據悉,李小龍曾于1961年進入華盛頓大學學習戲劇、心理學及哲學,這段經歷為他奠定了文學情懷和哲學思考的基礎。與此相關的資料集中在本書第九章“李小龍的詩與信”中,書中寫到李小龍不僅創作過大量詩歌,甚至還嘗試把中國古詩詞譯成英文。李小龍也曾談及“為什麼喜歡寫詩”的原因:“人的靈魂可以通過詩歌表達情感,詩歌能夠讓人的靈魂在生命的畫布上表達自己。”李小龍還曾表示,練功夫的目的絕不只是為了顯示一己之強大,他更關心的是怎樣能用它去影響人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因此每當練功之餘,他還會埋頭研究武術理論,逝世前留下了7大本學武筆記和《截拳道研究》、《功夫記錄》等6本著作手稿。

  最重要的詩作《我是誰?》

  凝結了李小龍艱辛的成長之路

  《我是誰?》被譽為李小龍生平最重要、最富啟迪性的詩作之一,它出自李小龍致友人李俊九(有“美國跆拳道之父”之稱的武術家)的一封信。這首詩凝結了李小龍艱辛的成長之路和一路上的感悟,他時常會引用其中詩句來自勉以及勉勵友人。詩中寫道:“我是人群中的巨人,俯視蒼生的豪傑,還是封閉自感的庸碌之輩?我是功成名就、信心十足的紳士,一呼百應的天生領袖,還是在陌生人前小心翼翼、動輒心驚的弱者?在強裝的笑顏後面,是一顆瑟瑟發抖的心,如同在漆黑森林裏迷路的小小少年。”似乎指的即是李小龍幼年時的經歷,那時的他體質孱弱,並有著500度近視、家族性鼻炎等先天缺陷,以致祖母和父親為了這孩子能夠養活,還按照中國傳統民俗,為他取了“細鳳”這樣一個非常女性化的乳名。

  有著多愁善感的一面

  曾將管道升的《我儂詞》譯成英文

  此外,李小龍也會用詩歌來抒發抱負,或是記錄下生活中的細微點滴。比如他在上世紀60年代剛開始進入美國好萊塢闖蕩時,華人還很受歧視,在銀幕上也只能以卑劣、軟弱的負面形象出現,這令李小龍倍感憤慨,他下決心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改變現狀。正如他在劇本《無音簫》中所吟哦的那樣:“現在我明白我將不會找到光明,除非,像一根蠟燭,我是自己的燃料,耗盡我自己。”壯志豪情之外,李小龍也有著細膩而多愁善感的一面,對大自然和家人、朋友充滿熱愛,這一點人們可以從《落葉飄零》這類隨筆小詩中看出來:“風和雨愉快地嬉戲,窗外的一片微黃的葉子,絕望地依附在枝丫上。我摘下葉子,給了它一個家,把它放在了書裏。”對中國古詩詞所作的英文翻譯更可見李小龍的才情,如他曾把元代才女管道升所作的《我儂詞》譯為英文,所擬的題目《Parting(意為“別離”)》既提煉出詩歌主題又很有意境,可以説是非常巧妙的。

  另據了解,《再認識李小龍》是著名文化品牌“知中ZHICHINA”推出的mook(雜誌書)系列的第二本,主編蘇靜在介紹《再認識李小龍》一書的出版契機時表示:“通常談及李小龍,人們最先會想到什麼?武術高手、功夫巨星——這或許是李小龍最為世人所熟知的標簽,但是,許多人對他的了解僅止步於此。事實上,李小龍的人生精神、思想哲學與他的電影、武術事業一樣,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本書編輯團隊全方位深入探索李小龍的人生經歷,對李小龍的電影事業、武道理念、人生哲學、創新思想進行分析與解讀,我們只有一個目的:再認識李小龍!”文/本報記者 崔巍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