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開進商場的書店:文化+商業能夠走多遠?

時間:2016-07-15 15: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開進商場的書店:文化+商業能夠走多遠?

  pageone書店(國貿店)內擺放整齊的商品。上官雲攝

  中新網北京7月15日電(上官雲)近幾年,從北京朝陽大悅城到國貿商城、再到愛琴海購物中心,書店的影子開始悄悄出現在這些高端商場裏。這些文化空間,在通過舉辦各類文化活動等方式為商場進一步聚集“人氣”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身成長,逐漸成為一道難以忽略的文化風景線。只是,此類發展模式在被有些業內人士看好的同時,也引來了一些疑問:書店+商場的商業模式,究竟能走多遠?

  “進駐商場”應運而生?

  自網上購物興起以來,讀者的消費習慣開始發生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買書,實體書店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一些書店開始謀求經營方式的轉變。近年來,便有不少書店開始進駐商場。

  其中,位於國貿商城三期的pageone書店頗受歡迎,寬敞的空間、標識清晰的書籍分類,都給人不錯的閱讀體驗。記者統計,在半小時內,先後有十余人走進店內,還有年輕人席地而坐讀書。

  pageone書店(國貿店)內,一名讀者在認真看書。上官雲攝

  雨楓書館、字裏行間書店亦有店面進駐商場。在這些書店裏,經常會舉辦各類文化沙龍及講座,亦有讀者慕名前來。單向空間(愛琴海店)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此舉“很為書店‘漲粉’”。

  同時,多數進駐商場的書店,相隔不遠都會有咖啡廳之類的餐飲空間,讀者或逛累了的行人可以選一本好書,點一杯飲料坐下來品讀。

  “商場邀請書店入駐自有考慮,比如可以提高商場文化品位、書店舉行的簽售活動會延長讀者逗留時間,就有潛在消費可能。”一名業內人士解釋,書店亦有自身需求,“進駐商場”之舉應運而生。

  從書店到文化空間

  單向空間(朝陽大悅城店)外景。上官雲 攝

  在某種意義上,不少開在商場裏的書店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書店,而是一個文化空間,形成了複合經營模式。

  單向空間的複合經營嘗試,始於六七年前。單向空間書店經理武延平表示,從文創産品的銷售到拓展線上內容,再到舉辦各類沙龍、講座,這個文化空間也變得越來越有意思,“當然,銷售額、毛利潤也比一直經營圖書上漲了”。

  2012年9月份,單向空間的一家店從藍色港灣搬到了朝陽大悅城。武延平回憶,這是經過商場、書店的雙向考察之後才定下來的,“我們覺得,從企業文化、運營,乃至客流,朝陽大悅城能給我們提供不錯的保障,所以雙方一拍即合”。

  “幾年下來,我們的銷售、客流都有提升。”武延平認為,單向空間現在與朝陽大悅城之間,已經超越了租戶與業主的關係,“我們會有互動,單向空間提供內容,對方給予支援,今年與朝陽大悅城一起做的電影放映、現場彈唱會都是如此”。

  單向空間書店(朝陽大悅城店)內,讀者們正在認真翻閱圖書。上官雲攝

  武延平表示,總得來説,開展合作就是雙方的需求有契合點,“怎麼説呢,就是互相促進吧”。

  會員制與糾結的讀者

  在多樣化經營之餘,跟其他商戶一樣,入駐商場的書店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會員制。據記者了解,單向空間便設有借閱卡及消費卡兩種不同類型的會員卡。

  “消費卡讀者交1000,我們會給卡充值1100,每次按照原價買書,也相當於打了九折,這種卡沒有使用年限的限制,錢不夠了可以續充。”工作人員介紹。

  借閱卡也需要花費1000元押金辦理,但使用期限只有一年,到期後押金不退。這名工作人員表示,憑藉閱卡,每位讀者一次可以借三本書,一年可以借閱多次,“其中一些英文原版書等書籍不外借”。

  近日,《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2》作者白茶(右)在單向空間(愛琴海購物中心店)舉辦分享會,吸引不少讀者前來。長江文藝出版社北京圖書中心供圖

  不過,對於此類會員制,有的讀者並不十分認可。Pageone書店的會員制是“消費滿500贈會員卡”或“100元購會員卡”,持此卡,書可以打九折,非圖書商品九五折。然而,在pageone書店(國貿店),有讀者對記者表示,不會在商場書店內辦理會員卡,“我去商場主要是逛街,不是買書”。

  另一位讀者劉女士也持有類似觀點。她説,會員卡打折的力度並不是很高,不值得辦卡,“據説pageone書店一次性買夠3500元商品打八八折,但這得買多少東西才能湊夠這筆金額呢?”

  書店+商場能走多遠?

  “書店+商場”的模式究竟能走多遠?又是否能讓“遭遇嚴寒”的實體書店擺脫困局?據一名業內人士透露,邀請書店入駐,商場一般會給予租金優惠,而國家對實體書店發展亦有補貼,“所以,未來會有更多書店進駐購物中心,二者是互利關係”。

  《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2》在單向空間(愛琴海購物中心店)舉辦的分享會上,讀者爆滿,也為商場增添了“人氣“。長江文藝出版社北京圖書中心供圖

  “但僅靠購物中心有限的書店,無法拉動整個書店産業的發展。從長遠來看,書店和文化休閒場所如咖啡館、學習中心等結合是其走得更遠的一個方向。”該名業內人士分析,這樣書店就從售書為主變成以“體驗”為主,靠附加服務賺錢。

  上海圖書有限公司企劃部經理但誠則認為,書店進駐商場,是實體書店在當前商業和文化條件下尋求發展的嘗試。不過,書店在成本控制、盈利模式等方面自有特性,各家的經營能力和訴求不盡相同,未來發展道路也不一樣,“但書店無論開在哪,其核心競爭力都是提供更好的服務和附加值”。

  “未來的實體書店,可能還可以作為出版商的旗艦店或者綜合展示店,改變現在由消費者(讀者)買單的模式,取而代之由出版商買單。”但誠稱。(完)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