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全面梳理原創佳作 《2014中國最佳科幻作品》出版

時間:2015-09-15 08:50   來源:新浪讀書

第73屆雨果獎得主劉慈欣出席《2014中國最佳科幻作品》新書發佈會

  第73屆雨果獎得主劉慈欣出席《2014中國最佳科幻作品》新書發佈會

  9月14日下午,“中國科幻文學新生力量在哪”暨《2014中國最佳科幻作品》新書媒體見面會在人民文學出版社舉行。

  《科幻世界》主編姚海軍、第73屆雨果獎得主劉慈欣、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作為嘉賓出席了本次見面會。除此之外,以張冉、寶樹為代表的中國科幻小説“後新生代”作家也參與了本次會議。張冉、寶樹在剛剛結束的第26屆科幻銀河獎頒獎大會中,分別憑藉《大饑之年》、《人人都愛查爾斯》雙雙斬獲了最佳中篇獎。

  最具權威、最有深度的科幻作品年選

  《2014中國最佳科幻作品》是由《科幻世界》雜誌主編姚海軍精選,人民文學出版社重磅推出的2014年科幻小説年度選集。

  作為科幻小説界的領軍人物,姚海軍曾主編科幻圖書二百餘種,成功品牌包括“世界科幻大師叢書”和“中國科幻基石叢書”等。而其作為主編、副總編的專業科幻雜誌《科幻世界》,多年來不僅在引介國外優秀科幻作品、出版名家名作、普及科幻和科學知識等方面做出了大量貢獻,還培養一大批優秀的科幻作家。

  而以鼓勵原創作品、推進當代文學發展為己任的人民文學出版社,一直都有出版科幻文學作品的傳統。早在八十年代,人民文學出版社就已經先後出版過葉永烈、鄭文光、童恩正等老一輩科幻人的諸多作品。進入新世紀以來,又曾先後出版過以尼爾蓋曼為代表的國外優秀科幻作品和包括劉慈欣《帶上她的眼睛》在內的中國科幻基石叢書。

  自今年始,人民文學出版社將每年選編一本全新的中國科幻小説年度選集,由姚海軍主編,以期對中國科幻創作每一年度的整體風貌做一次客觀的勾繪和梳理。《2014年中國最佳科幻作品》精選了2014年在傳統期刊或電子媒體上所發表的13篇佳作,立志將本書打造成為2014年最具權威、最有深度與廣度的科幻作品年選。

《2014中國最佳科幻作品》 姚海軍 主編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2014中國最佳科幻作品》 姚海軍 主編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一本年選,一枚中國科幻的醒目足印

  《2014中國最佳科幻作品》包含平宗奇《智慧型人生》、桂公梓《金陵十二區》、寶樹《人人都愛查爾斯》、顧適《死亡流水線》、吳岩《列印一個新地球》、阿缺《我講我爺爺的故事》、江波《桃源驚夢》、陳梓鈞《卡文迪許陷阱》、陳楸帆《造像者》、戴露《醫生的冒險》、索何夫《風暴之心》、尹洲《种太陽》、張冉《大饑之年》在內的13篇的中短篇作品。

  關於為何選擇中短篇小説,姚海軍言,“中短篇創作受浮躁風氣的影響最小,其中既不乏成熟作家力作,又有新生力量的展現,代表著中國科幻當下最本原的風貌。”而在具體的作家、作品的選擇上,並不刻意地在小説發表平臺間尋找平衡,而是優先考慮小説文本,嚴格精選2014年年度最佳科幻作品。

  作為中國幻想小説界的最高榮譽獎項,也是中國大陸惟一的科幻小説獎——銀河獎,其獲獎作品代表著中國大陸科幻創作的最高水準。而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中所評選的最佳科幻小説獎是對中國科幻作家作品的進一步肯定。在《2014中國最佳科幻作品》中,所選作品多為曾屢次獲得銀河獎、華語科幻星雲獎的諸多優質作家在2014年發表的最新力作,如本次收錄的平宗奇、阿缺、陳楸帆等人的作品。而從剛剛結束的第26屆銀河獎的頒獎結果上也再次證明了本書編選作家作品的精準眼光,最佳中篇獎張冉的《大饑之年》、寶樹的《人人都愛查爾斯》,最佳短篇獎吳岩的《列印一個新地球》、桂公梓的《金陵十二區》、陳梓鈞的《卡文迪許陷阱》,以及最佳新人獎索何夫的《風暴之心》均收錄其中。

  可以説,這本《2014中國最佳科幻作品》無論是從編選原則上,還是從其所選的作家作品來看,都集中反映了2014年科幻作品的集中成果,是中國科幻發展史上的一枚醒目足印。

  “後新生代”科幻作家異軍突起

  近年來,隨著劉慈欣、王晉康、韓松等人作品在國內外熱銷,科幻作品也在逐漸升溫,而隨著《三體》獲得“雨果獎”,中國科幻小説再次引起廣泛關注。但正如劉慈欣所説“中國科幻仍處於不太成熟的階段”。不過值得安慰的是,近年來一批“後新生代”科幻作家異軍突起,他們不斷地在想像力、實驗性、思想性上進行突破,努力嘗試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中國當代科幻小説作家可以分為“新生代”和“後新生代”小説群體,其中“新生代”大概是指從1990年到現在,以《科幻世界》這本雜誌為主要活躍場所,涌現出來的一批作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星河、楊平、蘇學軍、淩晨、趙海虹、劉維佳、柳文揚、王晉康、何夕、潘海天、劉慈欣、韓松,等等。而“後新生代”指的是陳楸帆、寶樹、江波等一批出生於1980年以後、自幼就有著科幻文學閱讀經驗的更為年輕的科幻作家群體。

  在《2014年中國最佳科幻作品》一書中除了選錄了成熟作家吳岩的力作《列印一個新地球》外,更多的是“後新生代”科幻作家新生力量的展現,包括張冉的《大饑之年》、寶樹《人人都愛查爾斯》、平宗奇《智慧型人生》等。比如《大饑之年》在設定歷史的背景下展開了一場科幻大片般緊張刺激的真菌消滅行動,《人人都愛查爾斯》討論了科學技術提供腦波傳遞技術的可能性,而《智慧型人生》對人的意識可以瞬間傳輸、軀體可以租借所産生的結果進行了探討。

  這些“後新生代”科幻作家的創作在進行創造性想像的同時,兼具現實性和思想性,他們多元化的風格、開闊的視野,不僅為科幻文學的創作增加了厚重感,也為中國的科幻文學的發展帶來了各種新的可能性。

“中國科幻文學新生力量在哪”暨《2014中國最佳科幻作品》新書媒體見面會

  “中國科幻文學新生力量在哪”暨《2014中國最佳科幻作品》新書媒體見面會

  中國科幻的現實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但是,正如姚海軍在《2014中國最佳科幻作品》序言中提到的,“中國科幻的現實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我們在短時間內在創作方面完成了西方科幻百年史中各種流派思潮的實驗,而自身卻因此難以在某一時段內形成一系列的創作主潮”。目前年輕的作家創作隊伍的規模仍然有限,與其他類型文學有幾萬人的創作隊伍相比,從事科幻文學作品創作相對活躍的作家不過幾十人,而且目前幾乎沒有人能以此為職業、都是“業餘作家”,能創作長篇的更是屈指可數。

  而劉慈欣對剛剛獲得的“雨果獎”也有自己清醒的認識,認為它最大的意義就是“彰顯了中國科幻文學的存在感”。但是,中國的科幻文學長期以來都是很薄弱、低迷的基礎。劉慈欣並不認為憑著一部作品獲得一個國際大獎就能有什麼根本的改變。姚海軍也指出,在科幻作品産業化方面,美國等國家的利潤中心早已從出版轉移到了影視、遊戲領域,而我們還處在以出版為中心的階段——從這個角度講,一方面可以説我們在這個類型上的薄弱,而另一方面也可以説科幻文學的創作還有更廣闊和發展空間。無論如何,中國原創科幻文學的發展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好走,需要各方面的努力,《2014年中國最佳科幻作品》的出版也為這類作品能進入更多讀者的視野起到了促進作用。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