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80後作家無緣茅獎 評委:他們的寫作過於自我化

時間:2015-08-18 08:49   來源:成都商報

  8月16號下午,每四年評選一次的茅盾文學獎公佈了新一屆的獲獎名單。五部獲獎作品分別是: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這邊風景》、李佩甫的《生命冊》、金宇澄的《繁花》和蘇童的《黃雀記》。細心的讀者發現,80後作家依然無緣上榜。

  81歲的王蒙獲獎,80後作家無一人獲獎,有人問茅獎是否成了“老人獎”?有人問茅獎和諾獎的評獎標準越靠越近,是否變成了終身成就獎?還有人問獲得茅獎的作品是否能獲得讀者的青睞?成都商報就此採訪了茅獎的評委,聽聽他們的評獎理念。此外成都商報記者還採訪了出版社,了解市場、讀者對茅盾文學獎是否認可。

  評委:

  諾獎理念適合任何一類評獎

  在茅獎公佈的那天,81歲的王蒙正在北戴河休假、寫作。得知這一消息,他對記者説:“很不好意思,跟讀者的期待相比,我應該寫出更多、更好、更新的作品。不過,《這邊風景》獲得茅獎,讓我想起俄羅斯的一句諺語——好事不會覺得太晚。”

  諾貝爾文學獎是“頒給文學方面創作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茅盾文學獎的標準是什麼呢?曾經連續三屆擔任茅獎評委的著名學者陳曉明説,與諾獎類似,茅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終身成就獎,獎勵的是作家在一個較大時間跨度內的貢獻。他覺得這樣是對文學的一種尊重,“諾貝爾文學獎是怎麼評的?馬爾克斯寫出《百年孤獨》在1963年,獲得諾貝爾獎是1982年,其間馬爾克斯封筆了17年,諾獎評委會一直在等他寫新書。後來寫出了《一場事先張揚的謀殺》,就拿了諾獎,你能説這是馬爾克斯最好的作品嗎?顯然不是,所以説諾獎也好,茅獎也好,更看重的是某個作家的終身文學成就,這也就是為何諾獎得主普遍在七八十歲的原因。”陳曉明説,“但是茅獎肯定還是強調作品本身一些,像過去有的獲茅獎的人寫了一部作品,一下就獲獎了,以後再也沒有寫出特別出色的作品。那部獲獎作品是不是真的那麼好,經過時間的考驗了嗎?茅獎中可以説有相當多的作品,它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作家本身也經不起。所以首先是個好作家,作品才經得起考驗。”

  另一位評委楊慶祥是眾多評委中唯一的80後評委,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認同陳曉明的觀點,他説,評選茅盾文學獎應該知道這不僅是一部好作品,同時是一位好作家,當然類似諾獎這種“頒給文學方面創作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也可以説適合任何一類評獎。

  至於茅獎是否是一個“老人獎”,為何80後年輕作家從沒有得過呢?楊慶祥説,80後作家從未進入提名環節,本屆參評的也有幾位80後作家,比如笛安的作品進入比較靠前的名次,引起評委的興趣,他們討論後還是覺得有明顯的缺陷,對細節處理不符合邏輯,對歷史背景過於簡單化。“我之所以對年輕一代的寫作不滿意,因為他們的寫作目前還是過於自我化。”

  出版社:

  茅獎對作品銷量的拉動作用很大

  現在,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讀者認可嗎?還有人讀這些大部頭的長篇小説嗎?

  人民文學出版社有一個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宋強説,按照他們這麼幾十年的經驗,茅盾文學獎對作品銷量的拉動作用很大,從銷售方面反映,讀者願意買茅獎的賬。“我們茅盾文學獎獲獎全集叢書的銷量一直很好,陳忠實的《白鹿原》和阿來的《塵埃落定》的銷量是最好的。光是《塵埃落定》的銷量就超過一百萬冊。畢飛宇的《推拿》自從獲得茅獎後,也已經加印了近40萬冊。一些原來賣得不好的書,只要獲得茅獎,納入了全集叢書後,銷量就上來了,很多人一買就是一套,為了收藏。”宋強説,茅獎並不是評價作品好壞的唯一標準,但是也給一些不知道如何評判好書的普通讀者,提供給了一個購書的參考標準。但很多沒有獲獎的同樣優秀,比如余華的作品。

  剛剛摘得茅盾文學獎的五部作品中,《繁花》《江南三部曲》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記者聯繫到上海文藝出版社副總編曹元勇,目前《繁花》在實體書店和網路書店已經缺貨,所以正在加印,但加印具體數目還沒定,預計第一批是加印幾萬冊。而《繁花》之前的銷量就已經超過30萬冊。

  出版蘇童《黃雀記》的作家出版社的編輯也表示,他們也在緊鑼密鼓地加印蘇童的作品,因為按照往年的慣例“茅獎作品一般在得獎這一年內會有30萬的銷量。”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