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曾因最新長篇小説《第七天》被指“江郎才盡”,著名作家余華仍不遺餘力推其新作。其10年雜文《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裏》首度結集出版。
在20日的媒體見面會上,余華坦言,這些文章基本都是即興寫的,不是深謀遠慮的,我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能夠出版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記者看到,作家在日本、紐約、南非、埃及等地的遊記文章亦佔不少分量。
面對提問,余華幾度説到“不要在人民的疾苦面前閉上眼睛。”問及作家與他所處的時代和社會如何保持適度的距離,他表示,一方面作家表達對自己生活的環境的反應,這是一種本能反應,另一方面要寫離現實最近的題材的時候,但敘述的角度又是最遠的。就好像拿著望遠鏡反過來,把這個情境推遠了,《第七天》在寫作經驗就是這樣。
至於為何選擇《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裏》作為書名,余華表示“沒什麼刻意的,就是覺得(它)是最好的”。書的封面則以燈火通明的城市夜景與破爛不堪的棚屋泥地作為對比。
在這篇同名雜文中,他以六一兒童節的一個新聞報道為例,一個北京的小男孩想要的禮物是一架真正的波音飛機,而一個西北小女孩則羞怯地希望得到一雙白球鞋。他寫道,“兩個孩子夢想之間的差距,顯示了兩個極端……歷史的差距讓一個中國人只需四十年就經歷了歐洲四百年的動蕩萬變,而現實的差距又將同時代中國人分裂到不同的時代裏去了……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生活在現實和歷史雙重的巨大差距裏,可以説我們都是病人。”
“這就是我的寫作,從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出發,經過政治、歷史、經濟、社會、體育、文化、情感、慾望、隱私等等,然後再回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我們都是病人,因為我們一直生活在兩種極端裏,與其説我是在講故事,不如説我是在尋求治療,因為我是一個病人。”他如是説。(記者 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