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路艷霞
今天是著名學者周有光110歲生日。這位老人沒有過生日的打算,他曾對家人説:“不過生日,我也沒什麼貢獻。”但在昨天,周老收到了一份生日禮物——他的新著《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樣書。這本書用40余萬字的篇幅,展現了一位世紀老人的百年回望,書中講述的不僅是傳奇故事和歷史細節,還有愛和智慧,以及真話和勇氣。本月底,這本作品將與讀者見面,讓人們借助老人的眼睛,回望滄桑百年。
30多盤錄音帶記錄一生
“很少有一本書會像這本書一樣,如此簡樸又複雜。”該書統籌策劃葉芳説。
關於出書的緣起,葉芳介紹説,周有光曾于1996年至1997年對朋友宋鐵錚講述了自己的人生故事,這些講述記錄在30多盤錄音帶上。據周有光之子周曉平介紹,當時留下這些錄音並不是為了出版,只是想讓後代了解一點老人的經歷。後來,這件事情被放到了一邊,直到2002年周有光的夫人張允和去世,家人重又發現了這些錄音帶,於是便將其整理成文字稿,才有了如今將其出版的機會。
這些書稿經過了兩年的編輯才得以完成。去年,在整理口述錄音的基礎上,周有光又特意補充了一段“尾聲”。他説:“這部書稿完成的時候,我已經109歲了。我以前説過‘上帝把我忘記了’,把我遺忘在世上了。感謝上帝,讓我在這個年紀還有一個清晰的頭腦和思考能力。雖然我對個人生與死早已淡薄,但我所記憶的歷史還在前行。”
這部書稿正式出版前,已有一些專家學者提前進行了閱讀、審核。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透露説,書中涉及了眾多重大歷史事件,包括太平天國、五卅慘案、抗日戰爭、國共合作、太平洋戰爭、“二戰”勝利、戰後美國、文字改革、《中文拼音方案》的制定、“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尼克松訪華、唐山大地震、改革開放、香港回歸等等,涉及的地域也相當廣泛,涉及的中國近現代人物更是將近200人左右,其中不乏影響力巨大的人物。
“處於自然放鬆的家庭環境之下的聊天,對事實的陳述未加刻意雕琢,使得這部口述作品帶有某種即興和漫談的特點。”葛劍雄説,即便如此,書中所展示的人生視野仍然十分廣闊、生動。他認為,這本口述史並非嚴格意義上歷史陳述,但卻是十分重要的歷史佐證和思考。
忘了和愛因斯坦聊什麼
周有光的人生是十分豐富的,但在他的口述中,讀者看到的只有一位愛國者的忠誠、學者的睿智、知識分子的良心,而沒有任何自我粉飾的成分。“他的講述很平和、很坦誠。你會感到他講這些不是為了炫耀什麼,絲毫沒有對自己的任何拔高。”葉芳説。
葛劍雄發現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口述中,周有光只談到一次曾與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聊天,但據他所知,周老和愛因斯坦聊了不止一次。“他曾告訴我,那時愛因斯坦覺得無聊,很願意與人聊天,在首次見面後,他們又聊過幾次。但周先生説,愛因斯坦是因為無聊才找自己去的,所以後面幾次談了什麼早已忘了。”葛劍雄説,周有光絕不會因為愛因斯坦是世界名人,就會詳細講述無關緊要的內容。
“反右”是很多知識分子刻骨銘心的記憶。當時,周有光剛剛從經濟學界轉入新成立的文字改革委員會,有驚無險,因此他對自己的講述只用一筆帶過:“不是一個重點單位,但是也必須按照比例劃百分之幾的右派,因此劃了幾個青年。”但在談到老友章乃器時,周有光卻認真地説道:“章乃器是抗日戰爭之前、抗日戰爭期間公認的上海左派。可是‘反右’運動就定了他是右派。”那時他去看望章乃器,“他開門出來,跟我都相互不認識了。”寥寥數語,便寫出了一種悲涼之意。
作為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周有光的觀察之細膩,記憶之清晰,更是令人驚異。比如説到唐山大地震,當年周有光住在北京沙灘一帶,他這樣描述自己的印象:“我看到這個地如橡皮一樣在動。”他還看到,“有一家的墻倒掉了,房間變得像戲臺一樣。”
困苦生活中依然有歡樂
在口述中,周有光一生經受的最大打擊,就是女兒小禾的離世。“我的妹妹在重慶因為沒有及時得到急需藥品的救治而去世時,他親近了基督教,借此平復內心的傷痛。”周曉平説。除了那次傷痛之外,無論遇到多大的困苦,周有光的人生都是在平靜中度過的,而且總能從生活中發現巨大的樂趣。
葉芳説,周有光曾在寧夏平羅“五七”幹校和著名教育學家林漢達看高粱地,他靜心感受,總有有趣發現。他清楚記得成千上萬的大雁集體起飛的聲音,就像是雷聲一樣響。他還記得大雁雨糞的奇觀,“大雁拉大便都是集體化的,可見大雁的軍事化管理,比我們集體化水準高得多。”一次,大家一起開會,唯有周有光戴了大草帽,免遭大雁雨糞尷尬,而其他人全都無一倖免。
無論是在什麼環境下,周有光所具有的定力更給葉芳留下了深刻印象。“‘文革’中在‘五七’幹校,他帶了一本《新華字典》,利用字典做字形的分析。一本《毛主席語錄》,在他那兒會起到研究語言文字的作用。”1976年,即便是在患病住院期間,他還在病中為《拼音化問題》書稿忙碌著。
周有光一生無論面對榮或辱,也不管人生有多大起伏,他都能淡然視之,並且越是困苦的生活,他越能從中發現大歡樂和大自在。葉芳認為,“這也是他之所以長壽很重要的原因。”
唐師曾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