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隔壁的中國人》出版 看日本人眼中的中國生活

時間:2015-01-08 08:52   來源:搜狐讀書頻道

  日本是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是千百年來的老鄰居,但是中日邦交正常化才剛剛要步入第四十四個年頭。雖然國與國的關係錯綜複雜,民間的交流卻從未停止過。有很多仁人志士甘做橋梁,為兩國人民之間互相理解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不能不提的就是魯迅先生最親密的日本友人、在中國居住三十五年之久的內山完造先生。他一生著作頗豐,致力於讓日本人民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近期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就翻譯出版了他的作品《隔壁的中國人——內山完造眼中的中國生活風景》。

  這是一部讓日本人認識中國,中國人了解自己的作品。內山完造認為“明白我們無論怎麼研究中國也總會有思慮不及的地方,是認識中國的第一步” 。他以幽默生動的語言詳細描述了他在上海期間的生活見聞,從生活者的角度如實記錄日常風景,深情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書中通過中國今昔的縱向對比和中日的橫向對比,深層次剖析中日兩國思想文化本質差異,並表達出了對中國人長久以來生活智慧的敬佩,以及對中國人建設好新中國的無限信心。文章中體現出的唯物主義歷史觀和辯證思想也是非常難能可貴。像是他在《中日兩國的相互看法》一文中提到:“最近我經常聽到日本人批判中國留學生都是忘恩負義的傢夥,回國後就成了抗日運動的先鋒,完全忘記了他們是托日本的福才學到這麼多的知識。這種指責簡直莫名其妙。這些留學生正是因為去日本留學,才能夠為抗日運動貢獻自己的力量,成為抗日先鋒。現在敵人是日本,如果敵人是別的國家,他們反抗的就是別國而非日本了。留學時受到該國的恩惠這件事,與身為中國人的責任,屬於兩個層面的問題。”這種觀點在今天仍然非常難得,值得人們深思。

  內山完造1885年出生於日本岡山縣,1913年來到中國,四年之後在上海開設了內山書店。那裏逐漸發展成為上海地區有名的中日文化界人士交流的沙龍。中學課本裏收錄的阿累回憶魯迅先生的作品《一面》中,就有對這位“結實而矮”“同情中國”的內山老闆的描寫。他對中國懷有深厚的感情,自起漢名“鄔其山”,“鄔其”就是“內”字的日文諧音。1947年回國後,他繼續從事日中友好工作,通過演講、著書等方式為促進日中邦交正常化而不斷呼籲。1959年應中國政府之邀訪華,但不幸突發急症,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按照其遺願,最終與夫人一起合葬于上海萬國公墓。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任吉川竹二先生在推薦序中這樣寫道:“內山先生認為中國文化分為文章文化’和‘生活文化’兩方面,大部分日本專家對文獻中沒有記載、卻實際存在的事實視而不見,他所做的就是認真觀察、如實反映中國人真正的生活風景。”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