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昨日獲悉,我市著名作家池莉將自己的5部中短篇小說,結集成為《漢口情景》一書,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推出。5部小說分別是《冷也好熱也好活著就好》、《你以為你是誰》、《漢口永遠的浪漫》、《生活秀》、《她的城》,這是它們首次合集出版。
這本書的裝幀極為精致,封面主圖案為池莉建議的漢繡作品,由設計師倣漢繡手繪而成。
“《漢口情景》對于一本小說集而言,可能真的是太華麗和精致了。但是這的確是我的一個很長久的心願:我要把我的‘漢口’很華麗、很精致地保留下來。”正在美國寫作的池莉說。
我構築了自己的漢口城
《漢口情景》是池莉自己取的書名。她說:“小說有它的特質,即虛構。我虛構了這本小說集的五篇小說,構築了我自己的漢口城,有點與建築設計師相似,這幢建築的名稱就叫做《漢口情景》。”
池莉以寫作漢派小說聞名全國,如何避免重復,是她一直思考的問題:究竟是新鮮感好呢,還是在不斷重復中永恆好呢?正在美國寫作的池莉似乎終于有了答案。
她說:“將近一個月以來每天在各種餐館吃飯,我聽見老外們對中國餐館提出唯一的、也是最多的意見是:不要味精!不要味精!只要鹽!某一天我心頭一震,這對于我的寫作,這是意味深長的一句話。”
把武漢的不變寫進小說
整理這5部關于武漢的小說,引發了池莉對于武漢和武漢人的思考。她說:“武漢和武漢人都在變。尤其近幾年,變化很快。武漢每天不一樣!我想我會把武漢不變的那些東西寫在小說里。把千百年來楚國那些一脈相承的東西,寫在小說里。社會規律總是這樣:現實中的經濟建設總是以拆建實現目標,文學的目標總是追憶與保留。”
很多外地人談到武漢,談到池莉小說,總會想起“鴨脖子”。池莉卻說:“鴨脖子不談了。鴨脖子是《生活秀》意外的產物,這種意外不會總有。”不過,池莉表示還會繼續推薦武漢的吃,只不過更多推薦“吃的方式和吃的態度,以及與什麼人一起吃”。
網絡是工具,人們需要文學
近兩年,池莉一直在“閱讀、寫作和旅行”,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但對移動互聯網、文學式微等熱議話題,她有自己的看法。
“哪怕洪水滔天,哪怕文學下一刻溺水而亡,我對文學的熱愛,永不改變。”池莉說,電腦是工具,網絡也是工具。無論是用蠟燭照明鵝毛筆寫作,還是用電燈照明電腦寫作,莎士比亞還是莎士比亞,貝多芬還是貝多芬,李白還是李白,曹雪芹還是曹雪芹。
“工具天翻地覆,人們都還是需要他們,包括那些網絡公司、電子書,也還是要購買他們的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