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十卷《史記》修訂本首發 新增校勘記3400多條

時間:2013-08-21 13:58   來源:中新網

十卷《史記》修訂本首發新增校勘記3400多條

  備受關注的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首批成果——點校本《史記》修訂本17日在上海書展首次亮相。儘管此次付梓印刷的只是300部“徵求意見本”,但第一次見到這十卷《史記》修訂版的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教授趙生群仍然激動不已。作為《史記》修訂工作的主持人,他已經帶領一支教授團隊在這部書上投入了8年時間,主要成果是新增校勘記3400多條,約30萬字,並改動標點6000余處,為新中國古籍整理項目中規模最大、最受關注的工程“大修”開了一個漂亮的頭。

  為完成此次修訂,中華書局組織了國內古文獻整理、斷代史研究、專史研究等方面的200余位專家,組成17個修訂小組,同時展開修訂工作。除《史記》之外,《宋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等也已交稿。全部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將於2015年完成修訂,並將於2017年全部完成出版。

  《史記》修訂“八年抗戰”

  《史記》之難,一是在於它版本複雜,由於讀者多,就印得多,甚至同一版本印製出來也不同。“《史記》的點校工作,即使我們組織一個團隊,用50年的時間來點校,也不能算是很充分。”

  趙生群説,“賀次君(點校本《史記》的點校者)曾對《史記》64種版本做過介紹。比如我們這次用的底本是金陵書局本,當年顧頡剛(點校本《史記》的點校者)用的也是,但不完全一樣,和清代學者張文虎用的《索隱》本也有很大不同。”《史記》的史料也很複雜,從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有3000多年的跨度,相當於《史記》寫成至今的跨度,而且這段時間裏絕大多數古籍都亡佚了。“司馬遷號稱自己‘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就是把漢以前的史料清點了一遍融入到《史記》裏。”

  另外,《史記》的研究成果也很豐富,趙生群説,據社科院歷史所統計,《史記》相關研究論著大約與其他二十幾部史書的研究總和相當,甚至更多,這也為《史記》的修訂帶來了巨大的工作量。從2005年開始,趙生群便與5位教授、3位副教授一起開始了點校本《史記》的修訂,全程參與“二十四史”修訂本出版工作的中華書局總經理徐俊將這個過程描述為“八年抗戰”。

  一字一標點均有來歷

  趙生群告訴記者,他們最先做的工作,也是花費時間最多的工作就是版本的核對與通校,“我們一共通校了10個版本,就是每個字每個標點校下來。通校本有景祐本、南宋紹興本、黃善夫本、《索隱》本和殿本,還有5個參校本,本來是想發現有問題了再參考的,但實際上也都通校了一遍,所以光是通校就做了大量工作。”

  此外他們還參校了包括日本藏六朝鈔本等在內的9種古鈔本和眾多參考文獻,規模之大超出此前各家。“那個工作是極其辛苦的,《史記》本來只有60萬字左右,但三家注加起來就有300多萬字,需要校整整一年。每一個版本校完都有一個校勘長編,光是記錄就有幾百頁,標點就有幾十萬字,然後匯總到我這裡一條條過,絕大多數都是沒有校勘價值的。核對《史記》三家注的引文也花了一年多時間,那些重要文獻,張文虎的《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王念孫的《讀書雜誌》、錢大昕的《廿二史考異》等,我們都盡可能多地參考。”即使交稿後,修訂組也花費了兩年時間完成審稿、討論、修改、校對等工作。最後的點校本《史記》修訂本做到了無一字無來歷,無一標點無來歷。

  彌補遺憾之作

  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海內外學界公認最權威、使用最廣泛的“二十四史”現代通行本。早在1956年,在中華書局的組織下,由顧頡剛、聶崇岐、齊思和、宋雲彬等參與制訂了《二十四史整理計劃》。從1959年出版第一本點校本《史記》以後,直到1978年,“二十四史”的最後一本《宋史》方才完成。

  2005年,在著名學者季羨林、任繼愈等人的倡議下,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批示,中華書局于2006年啟動點校本的修訂工作。而“二十四史”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史記》。

  1959年版的點校本《史記》是由顧頡剛、賀次君標點的,宋雲彬參考標點本重新標點並編輯加工,最後由聶崇岐覆校。儘管這幾位已經是當時斷代史的頂級學者,但是由於時間倉促,真正用於點校的時間只有一年左右;而且體例未定,連校勘記也沒有留下,用清代學者張文虎的《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代替,校勘成果僅用方圓括弧表示;在沒有科技手段的幫助下,幾乎就憑顧、宋等幾位老先生的一己之力完成,留下諸多遺憾。

  多處訛誤改正

  此次《史記》修訂沿用了顧頡剛等人點校時採用的金陵書局本,之所以採用這個版本作為底本,是因為這是由清代學者張文虎主持刊刻,參考多種版本及錢泰吉校本,系統吸收梁玉繩、王念孫等人研究成果,改正《史記》正文及三家注錯誤,清末以來最為流行的《史記》善本。“也有學者提出用日本的黃善夫本,這是最早的三家注版本,有許多優點,但是作為翻刻本,它有很多字形相近産生訛誤的低級錯誤,而且數量非常之多,以此為底本需要寫很多意思不大的校勘記。也有人提出用百衲本,問題在於百衲本號稱以黃善夫本為底本,但卻參考殿本等對它做了大量挖改,大概有2000處,都沒有清人精校的金陵書局本好。”

  在修訂過程中,趙生群等人採用的是包括本校、點校、他校、理校在內的綜合校勘方法。遇到難以解決的情況,則用異文校,即“把相關情況擺上去,不做判斷,更不改字”。

  發現的錯誤主要有訛脫衍倒,即訛誤、漏字、多字、顛倒,包括人名、地名、書名和史實多種錯誤。“情況非常複雜,有兩個人合成一個人的,一個人分成兩個人的,甚至是地名變成人名,祖父能誤成孫子等。”趙生群説道。

  相關資料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説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史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史記》最初沒有書名,或稱“太史公書”、“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演變成“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司馬遷)與《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史記》與宋代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鑒》並稱“史學雙璧”。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