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籍信息】  
  書名:弟子規
  作者:(清)賈存仁 著,王正剛 編譯
  ISBN:9787229038793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定價:¥28.00
  出版時間:2011-4-1  
  【內容簡介】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傳統國學一直強調對子女的教育培養問題。為人處世,能齊家治國平天下固然好,但若時運不濟,那就退而獨善其身,耕讀傳家吧!
  《弟子規》中的“弟子”有子女和學生兩層含義,《弟子規》說的是對“弟子”們進行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規范和內容,它以《論語·學而篇》中的“弟子人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范,是中國傳統國學中啟蒙養正、教育子弟、修身養性、養成敦厚家風的必備經典。
  現代社會是高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節奏之快讓人很少有時間、有心情捧起一本經典來“讀誦百遍,其義自現”。可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總有一些東西是人類應該堅守的精神家園,如:忠、孝、仁、信,等等。現編輯出版《弟子規》,以原文加故事的方式寓教于樂,以古代經典來詮釋現代意義,以經典故事來教育世人,讓中華傳統國學薪火相傳。
  【編輯推薦】 
  《書立方·第4輯:弟子規》以古代經典來詮釋現代意義,最有效的少兒道德修養手冊,散發著睿智的光芒,最適宜的幼兒行為規范寶典,讓中華傳統國學薪火相傳。
  【目錄】
  總敘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出則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謹
  胡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畏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
  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
  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借人物,及時還,人借物,有勿慳。
  ……
  信
  泛愛眾
  親仁
  余力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