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以“平視角度”寫中國的《鄧小平時代》自推出以來十分受讀者追捧。
周末21俱樂部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舉行《鄧小平時代》讀書會,吸引眾多企學界人士熱議他們眼中的“鄧小平時代”。
《鄧小平時代》的作者傅高義是哈佛大學亨利·福特二世社會學榮休教授,本書被評論者稱為研究鄧小平的“紀念碑式”著作。
復旦大學企業管理係主任蘇勇教授,稱曾在哈佛大學與《鄧小平時代》的作者傅高義有過短暫的直接交流。蘇勇認為“鄧小平時代”最大的遺產:“第一是,打破了以前對我們思想上的束縛;第二是,讓人們多了一些自主選擇。”
蘇勇回憶說,“我1984年結婚的時候要去買一套家具,排隊要排一個通宵,還買不到。現在我們物資那麼充沛,市場上沒有一樣東西買不到,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便利。”
參加讀書會的絲綢之路集團董事長淩蘭芳,以企業家角度談了讀《鄧小平時代》的感受,他說,“鄧小平時代”賦予企業家創業自由度,這是開天辟地的一件好事情,“最大的紅利就是給我們松綁,創業自由促進了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
效率和公平也是參與讀書會人士熱議的焦點。淩蘭芳說,歷史的前進步伐有兩條腿,一條叫公平,一條叫效率。“鄧小平時代”,有例如“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白貓黑貓”這些經典語錄,這些其實都是重效率的體現。他認為,改革開放三十年,滿足了民意對“效率”的呼聲,而今民間更大的訴求是“公平”。
當天的讀書會,嘉賓、聽眾圍繞“新改革動力學——鄧小平時代啟示錄”的主題,回顧鄧小平時代的寶貴遺產、探討當下如何繼承鄧小平遺產繼續發展步伐等話題,吸引參加的聽眾較主辦方預期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