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兒子不再叛逆,父親卻已老去—孫睿《路上父子》發佈

時間:2012-06-19 13:20   來源:鳳凰讀書

  近日,作家孫睿新長篇《路上父子》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隆重推出。6月17日父親節當天,在彼岸書店舉辦了“《路上父子》--孫睿的親情之旅讀者沙龍”,沙龍中孫睿與讀者一起回憶、交流“80後”一代人“與老爸一路同行”的日子,吸引了眾多青年讀者。

  扛起“80後”的現實主義大旗

  孫睿不喜歡“80後”這個稱謂,寫作路子也的確和其他“80後”作家不同,但生於1980年的他似乎又“難逃此劫”。

  眼下比較活躍的“80後”作者分三類,一類在奇幻、盜墓、穿越類寫作中忙碌著;一類在為初高中生寫課外書,業內稱為青春文學。還有一類在堅守現實主義陣地,但寫出來的不多,孫睿正是這類創作走在前面的人。

  《路上父子》書中,語言平實曉暢,節奏舒緩、情感真實,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了父子兩代人在平凡瑣碎生活中的疏遠、隔閡,也寫出了一份抹不去的牽掛與溫情。書中的這一對“路上父子”,在父親勞碌一生終於開始追尋夢想、兒子奮鬥拼搏卻正當困惑迷茫的坎上,由於一次騙局,重新發現並理解了對方。小説對“50後”及“80後”兩代人的父子關係有著深入而細緻的刻畫,在一個飛速變革的時代,父親的老觀念、老想法有時看起來不免落伍、滑稽但卻也有著值得信任和堅守的價值,而孩子的觀念十分適應這個“失去信任”、亂象叢生的社會,在老一輩看來是“十足不妥”的處世方式,卻也含著對生活的理解和真知。

  雖然對大多數青年讀者來説,並未曾經歷一次如此奇妙的“親情之旅”,但小説中兩代人精神上回家--離家--回家的過程,卻非兩位主人公獨有,孫睿以現實主義的精確筆法,寫出了一代人成長之後的思考和擔當。

  “80後”用來描述一代青年,從來不是一個精確的文化概念,而今,孫睿這一代“80後”已經三十而立,步入人生的新階段,他們正以《路上父子》這樣充滿對人生體諒和思考的作品觀察時代變遷,走上更深遠開闊的文學之路。

  父與子,永恒的主題

  孫睿説,他們這一代人,從來不認為父親是英雄,甚至覺得父親有點傻。“説話辦事兒都傻。”可以説,“80後”與父輩的關係又普通又特殊,八十年代是新中國巨變的源起,時代的變化把“80後”和他們的父輩隔在巨變的兩端。往前看“90後”,往後看“70後”“60後”甚至“50後”,他們和父輩都沒有橫亙著如此強烈的時代因素。《路上父子》正是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80後”,正視和反思他們的父子關係後交出的一份獨特答卷。

  “以後你當了父親,就明白我為什麼這麼做了。”這句話每個人都不會陌生,可能,你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可能你會想“等我當了爸再説吧”。世界上關係最近又時而最遠的兩代男人之間的故事總讓人神往,做為父親,看著那張和自己越來越像的臉,看著那個越來越強壯的肩膀,有自豪也有無奈。關於父與子,孫睿有句名言“從兒子掙錢的那一刻起,父親在這個世界上作為父親的價值便消失了。”可是實際上,等你掙錢了,離你也長出一顆父親的心不遠了。

  《路上父子》中説,“懷舊,是最好的下酒菜。看見故人,總會心生美好,讓人懷念起過去的時光和年代,即使那個時代的生活並不如現在。不知道是那個時代本身有價值,還是因為已經失去了,不會重來,這樣的一切東西都有價值。”

  孫睿正是秉著這樣的初衷創作了《路上父子》,這並非是針對父輩的獨立宣言,而是做為已經走向成熟的一代人,發出與父輩真誠對話、相互理解的呼聲。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