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媒將死,這樣的論調我已經聽了很多年,從網路媒體誕生的那天起,這樣的聲音就不絕於耳。
或許,網路媒體相比于報紙雜誌最大的優勢在於速度,可是這樣的優勢也往往來源於後溯的發現,我們並沒有看到網路媒能夠在新聞事件發生時有效利用這樣的優勢。
而且,相比于提供給讀者事件的報道,新聞的價值更在於對事件的分析和挖掘,對事件的評論和觀點。網路提供了一個平臺,可是用戶——同時也是潛在的消息提供者——卻往往是分散而匿名的。那麼,網媒如何去尋找、發現和篩選新聞?
在網路上,于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成為在場的觀察者和報道者,但這同時也但這同時成了網路媒體最大的隱患。隨著話語權的下放,如果人人都能報道的話,那麼在不遠的將來,人人都可以成為獨立的媒體——這同時也是部落格永遠不會消亡的原因,它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個人的平臺,通過這樣的平臺,用戶即使被網路巨大的容量所湮沒,但依舊有機會發出自己的聲音。
那麼,在人人都可以成為平臺的時候,網路媒體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又何在?
如果説網路媒體提供給用戶更多的是事實(fact)的話,那麼,報紙雜誌最大的價值和優勢則在於它所提供的觀點(view)。
風格、觀點和立場,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者、記者、主編這些也不是唾手可得的資源。新聞的價值,媒體的價值不在於其載體的強弱,而在於這個載體運作的的機制,在於運作這個載體的人。
後起的網路媒體因為歷史原因,從業者的素質和能力和傳統媒體從業者相比還有巨大差距。這種差距從根本上來説源於報紙雜誌誕生400多年以來的積累和底蘊。
比起國外,在國內,網路媒體的發展更加不容樂觀,我們看到的是怎樣的現象呢?將紙媒的內容直接搬到網上而肆意扭曲剪裁,無視作者的權利隨意轉載,謠言滿天飛,廣告見縫插針,三俗無孔不入,這樣的媒體只是靠整個封閉不成熟的用戶群體而活著,不僅沒有新聞價值,而,甚至在將來,或許連存在的價值也會喪失。
退一步講,新聞價值可以慢慢培育,起碼從《埃芬頓郵報》及記者大衛 伍德獲得2012年普利策獎可以看到些這樣的苗頭,但網路媒體的商業價值又從何而來呢?
用戶對報紙雜誌上整版的廣告已經習慣並接受了,但他們會對新媒體上無休止的廣告持同樣的態度嗎?
人們在説,傳統紙媒的發行量在下降,廣告收入在下降,從業者在不斷流失,影響力在不斷衰減 可是,真得是這樣嗎?
來自美國報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報紙的情況其實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糟,紙媒的收入現在還處於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並沒有如人們想像中的那樣慘澹,而且網路媒體在這方面還遠遠不能和紙媒相提並論。
據據德勤的調查,英國有88%的受訪者在2011年仍然在閱讀雜誌,他們中有35%的人訂閱了至少一份雜誌,比2010年增長了6%,而線上雜誌訂戶卻只增長了2%。超過六成的被訪問者表示相比網路媒體,他們更加關注紙媒上的廣告。
無論是關鍵詞還是傳統的陳列廣告,都會對用戶的使用體驗造成極大的困擾和影響。事實上,讀者對廣告的接受程度往往取決於新聞的價值,而現在至少絕大部分網路媒體的新聞缺少吸引用戶的價值。
在網路媒體的崛起之下,傳統紙媒面臨著強有力的挑戰。但就像人們在電視盛行之後對電影不必要的擔心一樣,紙媒永遠不會衰落,在未來,你依舊會通過報紙才能真正來“讀懂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