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作為中國傳統節俗,其核心功能,一是親近自然,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二是促進家庭和睦、宗族團結,協調人與人的關係。
世易時移,中國社會近百年的發展已從古典社會步入現代社會。現代社會要求“去魅”,一切都要在現代理性的法庭前為自我辯護或放棄存在權利。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中國傳統節日不可避免地越來越引起關注。人們關注:節日的內涵是什麼、意義為何?可喜的是,一部以展示傳統節日發生語境、詮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書《中國傳統節日》得以面世,以樸厚的節日情懷與優美的行文方式,點活了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血氣,成為一部中國傳統節日的提神之作。
節日文化內涵在人們生活實踐中沉澱為文化記憶,文化記憶依託特定文化樣式又散而為各種文化符號,從文化內涵到文化記憶、文化符號,三者形成了中國傳統節日之樹的根、莖、葉,這三個層次正構成了《中國傳統節日》闡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基本構架。全書以此為解讀框架,對中國主要傳統節日作了精準把握。
如對“春節”的解讀。首先是細緻揭示“春節”發生源流與多樣節俗,捋清“春節”的文化符號,進而點出春節節俗符號的“核心功能,一是親近自然,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向自然之神祈福禳災;二是促進家庭和睦、宗族團結,協調人與人的關係,構建和諧社會。”這是對貫穿于形形色色春節節俗符號背後節日內涵、文化記憶的點醒。
再比如,在談論“中秋節”時,作者把握的角度值得稱道。在詳盡描畫“中秋節”諸般習俗後,説道:“對於現代中國人來説,中秋節所蘊涵的觀念我們未必能夠完全接受,但關於中秋節的民族記憶和民族感情,千百年來已經滲入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成為一種民族的集體意識或集體無意識。”這種脫略形跡、透入精髓的角度,正是把握傳統節日當代價值的關鍵。中秋節的節日魅力,以形形色色節俗作為載體卻並非節俗本身;吃月餅、團圓月、賞新桂,中秋的美好少不了這些“忙活”,但中秋真正的醇厚滋味卻是在這些“忙活”之後的“回甘”。傳統節日的現代守護,守護的不應正是這種節日的“回甘”嗎?
《中國傳統節日》不僅涵括了通常所謂“八大”中國傳統節日,即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節、重陽節、除夕,更將中元、臘八、小年三個傳統節日鄭重推出,這體現了以尊重傳統節日內涵為基礎的對於傳統節日體系的新的體認。中元、臘八與小年三個節日,在當下民眾的節日實踐中比之“八大”傳統節日影響明顯要小,但若論其節日內涵的豐富與獨特,這三個節日與“八大”傳統節日相比則毫不遜色。如書中對“中元節”的解讀就頗為精彩:中元節恰處在“七夕”與“中秋”之間,從自然時序節氣演變來看,中元節正是七夕的延伸和中秋的預演,其節日內涵則是道教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和民間的鬼月鬼節習俗的三節合一,這使得中元節負載了“緬懷先祖、孝敬父母的孝的觀念和照明拯孤、樂善好施、慈航普度、慈愛無邊的博愛精神”。經此解讀,中元節顯然已不再是可有可無,而是與中華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發生勾連,自具光輝。
今天,傳統節日並沒有“死去”,而是積澱為人們關於傳統節日的文化認同、生活記憶與情感寄託。《中國傳統節日》對傳統節日文化的關注與解讀,正立足於此種認識之上,做出了對中國傳統節日的醒神呼喚。(耿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