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際,由馮驥才領導的“緊急保護羌族文化遺產項目”十二日出版了《羌族口頭遺產集成》和《瀕危羌文化》,作為這樣特殊一天的紀念。
《羌族口頭遺產集成》分神話傳說卷、民間故事卷、史詩長詩卷、民間歌謠卷四大部分,共計三百萬余字,其中大部分作品屬首次公開發表,是京、川兩地專家、學者及廣大民間文藝工作者多年來深入田野調查採錄的第一手民間文化資料,從中精編出的這些羌族口頭作品,基本代表了羌族民間文學的最高成就。
《瀕危羌文化——五·一二災後羌族村寨傳統文化與文化傳承人生存現狀調查研究》一書是緊急保護羌族文化遺產工作委員會組織專家學者,在對四川阿壩州五個縣的十二個羌族村寨所做的災情問卷和傳承人生存現狀方面的調查問卷基礎上形成的專項調查報告。據悉,中國民協還將推出《中國服飾文化集成·羌族卷》,以及四川地震災區的縣卷本民俗志等係列民間文化出版物。
馮驥才表示,大地震使一大批珍貴羌族文化原始資料、一手材料毀于一旦,其中很多是歷經幾十年千辛萬苦記錄下來的羌族口頭文學資料,且大多尚未出版,同時很多民間搜集整理的口頭文學資料只是零星見于若幹作品集中。因此,把散落在各地各個搜集者手中的零散分布的羌族口頭文學作品匯集起來集中出版就顯得很有必要。
他說,文化的重建比生活的重建困難得多,但它是重建的核心。我們將繼續建立文化檔案,做好文化傳承。
此外,北川羌族歌舞團將于五月十二日晚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專場演出。(記者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