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不夠的錦繡川西 寫不完的三國文化

時間:2004-12-01 13:44   來源:華夏經緯網

  “來啊,上車”一聲熱情的吆喝,把臺灣東森電視臺的蔡慶立迎上了黃包車。伴著叮噹的鈴聲,黃包車晃晃悠悠駛入了城門。街邊,古老的酒幌、老式的招牌,恍然以為走進了時空隧道,回到了百年前的老成都。作為重點打造的“三國文化節”的重點工程之一,錦裏一條街以鮮明的明清時代川西風格吸引了前來採訪的“海峽兩岸記者錦繡天府行”的記者們。

  400米的錦里長街風景獨好。牛肉煎餅、轉糖餅、捏泥人等民間小吃及民間工藝原汁原味在街邊擺開攤子,諸葛連弩、張飛牛肉又以獨有的“三國文化”吸引市民和遊客踏破門檻。“原來以為只有蘇杭産絲綢,原來四川的蠶絲也不錯。”看完由一個個小小的蠶繭一步步變成一床柔軟溫暖的絲綿被後,臺灣TVBS電視臺的記者不禁發出驚嘆。在街邊的作坊裏,一位位“農婦”洗繭、拉絲,再現傳統的四川絲綿被製作工藝,引得圍觀遊客不住稱奇。“早聽説‘煮酒論英雄’,今天總算知道怎麼煮酒了”。在煮酒坊,攝影記者一遍又一遍請老闆演示煮酒的過程,從選擇酒壺、倒酒、溫酒到下酒小菜,老闆向記者們一一講解各中由來,還是滿足不了記者們的好奇心。於是,記者成了座上客,老闆親自溫酒、端菜,喝一口溫熱醇香的煮酒,就一粒回味無窮的茴香豆,吃得記者們直叫“過癮”。錦裏的每家店舖、每個攤點都透著濃濃的蜀文化,預計2個小時的拍攝時間在記者們的要求下,一再延長。一桌“三國菜”最終解了記者們的讒,一道“錦囊妙計”、一支“草船借劍”、一場“舌戰群儒”、一個“八陣圖”……看得記者們目瞪口呆。“在錦裏一條街,連吃飯這樣的家常事都伴著厚重的文化,真是不簡單”,4個小時的拍攝時間過去了,記者們還戀戀不捨,無奈之後的拍攝內容還很豐富,只能帶著些許遺憾,離開錦裏,趕赴下個拍攝點。(川臺)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