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要聞播報

紫金山峰會上兩岸重量級企業領袖專家學者高端對話

2012-09-20 10:16     來源:南京日報     編輯:王思羽

黃孟復

吳敬璉

林毅夫

許勝雄

王志剛

  龍虎網訊 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尚未結束、歐債危機仍在持續、世界發達經濟體復蘇步履維艱——今年以來全球宏觀經濟中一系列不確定因素使海峽兩岸企業面臨共同課題:如何應對共同挑戰,開闢發展新局?昨天舉行的2012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上,來自兩岸的眾多重量級企業領袖、專家學者就兩岸經貿交流合作一系列深層次問題展開高端對話。加強“世界經濟調整中的兩岸企業合作”,加快實現“從ECFA到兩岸共同市場”成為與會者的共識。

  中國經濟還能保持20年以上的高速增長

  黃孟復(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中國經濟還能在7-8%的增長速度上維持20年,甚至30年。原因有三。第一,縱深的戰略腹地能讓大陸有一個階梯性的産業轉移過程,這是中國大陸的經濟優勢,它能為我們贏得一個經濟結構調整的間歇期。目前,東部正在經歷著轉型升級“陣痛”,而中西部仍然保持著較高的發展速度。第二,歐美、日本等國刺激經濟的手段基本已經用到了極致,但中國的經濟調整政策還留有餘地。第三,城鎮化的優勢還沒有發揮出來。一般國家的城鎮化率應該在75%左右,但中國大陸的城鎮化率只有50%。增加25%的城鎮化水準就意味著中國大陸還有3億多的農民要進城當居民,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市場和商機。

  中國大陸的創新潛力也正在發揮後發優勢,現在大陸有5000多萬的科技人才,每年都有600多萬大學生加入到科技隊伍當中。去年大陸研發費用的投入已經接近8000億元,且每年的增長速度非常快。現在,許多企業也更加注重發明專利的申請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

  當然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必須建立在市場化改革的基礎上。實踐證明,中國改革開放的道路是正確的,中國不走回頭路,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問題必須在進一步的改革開放中才能得到解決。

  在兩岸共同市場中整合産業資源形成中華品牌

  吳敬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歷史上的每一次金融危機,接踵而來的就會是一次新的技術革命和産業革命,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企業目前處在一個蓄勢待發的狀態下,他們積累了大量的資金,而宏觀經濟上的困難讓他們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有較大顧慮,針對技術創新以及成本降低的競爭會加劇,這樣會對兩岸企業形成很大的壓力。在國際競爭加劇的挑戰下,兩岸的企業只有在共同市場的基礎上做産業整合,才能應對這個挑戰,重新造就中華經濟的輝煌。

  兩岸合作的基礎是優勢互補。臺灣方面的優勢是資本雄厚、掌握高技術的能力較強、管理先進;大陸方面的優勢是勞動力成本低廉、土地較為寬裕、市場廣大。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建立了過去的兩岸合作模式,即臺資企業在大陸投資,憑藉大陸的低價勞動力設廠為歐美企業代工,大陸在土地批租、水電能源介質供應、稅收減免、市場準入等方面給予臺資企業方便和優惠。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大陸方面形成了一些新的優勢,其中,高技術以及資本的大量積累最為突出,在現在的格局之下,需要通過兩岸企業的資源整合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中華産業、品牌、世界級企業,努力建設包括資本市場、人才市場、技術市場在內的共同市場,而不僅是一個貨物和服務貿易的市場。

  2030年兩岸經濟規模可能佔到全球四分之一

  林毅夫(世界銀行前副行長、北京大學教授):大陸此輪經濟增速放緩源於歐美經濟復蘇乏力和上一輪基礎設施建設收尾,受到外需減少和投資放緩的雙重影響。但未來大陸政府有諸多有利因素可以利用,大陸經濟完全有能力在未來三至五年保持8%的增長。大陸作為一個中等發達經濟體,産業升級空間、城市化空間都非常大;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社會保障工程等項目投資回報率也非常高;政府良好的財政狀況也為反週期的積極財政政策提供了有利條件;加上民間高儲蓄率和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都為新一輪的宏觀調控提供了足夠的資源和有利的環境。

  其次,在知識經濟時代,技術創新、産業升級能不能成功,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否掌握新技術、新産品的標準設定權。在這一點上,大的經濟體有很大優勢。新産品第一批産量越大,産品成本就越低,接受程度就越高,標準也越容易成為世界標準。如果大陸能充分發掘增長潛力,到2020年時,經濟總體規模會跟美國相當;到2030年,會比美國大一倍。兩岸經濟如果能夠走向共同體,到2030年,總的經濟規模可以達到世界經濟總量的25%,與歐美競爭的優勢也就會充分體現出來。

  大陸的發展力+臺灣的傳承力=大中華的影響力

  許勝雄(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兩岸雖然有發展上的差異,但中華民族的和諧文化依舊是兩岸共同追求的目標。我歸納臺灣的優勢有“四化”,即:視野國際化、人才優質化、經營效率化、研發專業化。中國大陸有“四力”,即:策略前瞻力、高效執行力、品牌發展力、內需市場力,所以兩岸的經貿互補、互利會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支架。而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調整産業結構,已經成為兩岸宏觀經濟政策的共同交集。過去以成本代工製造的經營模式已經過時了,以價值、文化、品牌為導向的發展模式應該是大家努力的方向。在兩岸經貿整合的時候,中華元素+全球的思維=未來的趨勢,大陸的發展力+臺灣的傳承力=大中華的影響力,經營的硬實力+管理的軟實力=企業的永續力,這三個公式應該可以讓兩岸企業邁向世界級。

  兩岸聯合在一起,就能“遨遊”全世界

  王志剛(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董事長):2009年9月,我們在南京舉辦了第一次臺灣名品交易會,吸引了27萬人,創造了7.7億美元的銷售業績,此後,大陸24個省、市、自治區,相繼邀請我們前去辦展,到現在已成功舉辦了18場展會。之所以受到大陸如此歡迎,是因為完全吻合大陸擴大內需的政策目標,同時也給臺灣企業特別是給中小企業帶來很大商機。同時,借助南京臺灣名品交易會這一契機,兩岸的普通民眾能夠相互認識、增進了解。

  世界經濟論壇(WEF)最近公佈的世界競爭力調查顯示,比較臺灣和大陸,臺灣的優勢在於創新,大陸的優勢在於效率。效率加創新,其利可斷金。大陸申請專利商標的數目在全世界排名第一,在技術方面又寬又廣,臺灣又密又深。兩岸不論是在服務業、農業、高新科技還是新能源等領域,可以合作的空間是無限的。兩岸企業共同生産,共同分享技術,共同建立品牌,彼此聯合在一起,就能遨遊全世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