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印發《全國水土保持科技發展規劃綱要》
為推動水土保持科技事業發展,進一步提升水土保持科技貢獻率,明確21世紀初期我國水土保持科技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全面推進水土保持科技工作,水利部近日印發了《全國水土保持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
《綱要》指出,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水土保持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基本確立了水土保持在我國科學體系中的學科地位:一是初步形成了水土保持基礎理論體系。二是建立了一批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樣板,總結出比較完整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理論與技術體系。三是初步建立起水土流失觀測與監測站網。四是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水土保持技術標準體系。五是初步構建了水土保持科學研究與教育體系。
但是,我國水土保持科技發展仍處於初步發展階段,與國家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蓬勃發展的形勢,與建設生態良好的和諧社會的目標,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是我國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機構和隊伍不穩定,缺乏全國性組織協調機構,難以組織和協調多部門開展水土保持重大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聯合攻關,提高研究實效性。二是科學研究與示範推廣經費投入嚴重不足,與新時期國家大規模的水土流失治理、生態建設工程對水土保持重大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支撐的要求不相適應。三是水土保持監測站網與監測技術、監測標準尚不完善,已有的監測數據完整性與可比性差,且使用效率低、缺乏數據共用的機制,嚴重制約水土保持科學的發展。四是水土保持科研、教學機構受體制與投入機制等深層次問題的影響,造成科學研究與生産實踐需求脫離,一方面大量研究成果難以轉化,另一方面水土流失治理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撐。
《綱要》確定了2008—2020年我國水土保持科技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以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服務國家生態安全、糧食安全、防洪安全和飲水安全為目標,全面提升我國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水準,解決國家水土流失治理與生態建設中重大科技問題,以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生態建設為重點,強化水土保持若干重大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為國家宏觀決策和區域土壤侵蝕防治提供科技支撐,全面推動水土保持科技發展,防止新的水土流失,逐步減緩現有水土流失強度,減少水土流失面積,促進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維護。
《綱要》指出,到2020年,全國水土保持科技發展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較為完備的集國家、地方與企業為一體的水土保持科學研究體系;建設一批集土壤侵蝕監測、科學研究、試驗示範、人才培養、科學普及為一體,高水準的水土保持科技園區和一批小流域綜合治理示範樣板;在土壤侵蝕預報模型、數字水土保持、退化生態系統的修復機理研究與技術研發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水土保持理論與技術體系;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隊伍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培養和凝聚一批優秀科技人才。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在本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提供水土保持科技支撐。近期,經過5-10年的努力,構建水土保持科技示範與推廣、監測評價兩大體系和國家基礎理論研究、水土保持科技協作和國家水土保持科學決策與工程設計支撐三大平臺,在水土保持重大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發、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
《綱要》還確定了水土保持科技發展的六項主要任務。一是強化基礎理論研究,初步建立國家土壤侵蝕評價與預報模型;二是加強應用技術攻關,關鍵實用技術研究取得突破,完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技術體系;三是開展水土保持數字化工程建設,構建水土保持決策支撐平臺;四是強化科技合作,建設水土保持科技協作平臺;五是加強水土保持科技成果轉化,建設水土保持科學園區與科技示範推廣體系,提高科技貢獻率;六是加強技術的標準化體系建設。《綱要》還提出了水土保持科技重點研究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以及各主要土壤侵蝕區水土保持研究重點。
為保證全國水土保持科技發展目標的順利完成,《綱要》提出了組織領導、加強管理、落實經費、科研、技術培訓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保障措施,要求各級水利部門不斷加強水土保持科技工作。
關於印發《全國水土保持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通知
各流域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利(水務)廳(局),各計劃單列市水利(水務)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水利局:
為推動水土保持科技事業發展,進一步提升水土保持科技貢獻率,根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水利科技發展規劃(2001—2010)》,水利部組織編制了《全國水土保持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貫徹執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