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蔡危機處理能力“半斤八兩”
2012年大選藍綠陣營尚未進入戰鬥位置,主帥正在點兵選將擺出陣勢迎戰的敏感時刻,詎料雙方陣營均不約而同地發生“內訌”事件。其風波衍生的政治效應,使馬英九與蔡英文民調應聲滑落,令政壇人士對馬、蔡處理危機和應變能力不得不有所質疑。跡象顯示,馬英九若不擅處理藍營大老情緒與宋楚瑜問題,2012年選戰將打得異常艱辛,縱贏得大選,也將失去國會席次的優勢。而蔡英文若無法解決黨內因世代交替所誘發權力衝突,若想打贏選戰恐非易事。兼以李登輝、宋楚瑜都已看出藍綠雙方內部矛盾,有意裂解藍綠板塊,彼此動作頻頻的結果,使2012年大選充滿變數,局勢演變對馬蔡選情不能説“沒有影響”。
以馬英九而言,從執政以來,與大老關係漸行漸遠。大老與馬雖未演變到決裂地步,卻牽動國民黨本土派與地方派系的政治動向。此因本土派與地方派系立場一向以藍營大老政治傾向馬首是瞻,尤其在綠營執政縣市的艱困選區,本土派與地方派系向來是國民黨固樁的根本。然而在馬有意削弱本土派與地方派系影響力情勢下,馬于艱困選區居然喬不出派系人物為其固樁。為此馬曾意促大老出面協調,結果不如人意。馬只好親自出面,仍得不到善意響應。為求固樁,馬不得不空降“刺客”至艱困選區參選,反而引起派系反彈,令馬陷入兩難。由此可看出,馬與大老及派系之間芥蒂必然會影響馬的選情。從大老發出“含淚投票”慨嘆到“選舉不是他一人在選”的不平之鳴,即知馬陷於苦戰的原因,就是大老們在靜觀其變。
馬英九內外遭困
馬于苦戰之餘,還要處理宋楚瑜的問題。由於馬宋之間心結久深,短期內想要化解恐非易事。過去馬宋心結在連、吳、王等人調停下,矛盾不致擴大。然而在宋領回興票案2.4億元及金溥聰對宋提出告訴後,馬宋關係被加劇惡化。為化解馬宋心結,連戰親自出面協調,還托廖了以、嚴凱泰傳話給馬,要求馬妥善處理,否則會影響選情。馬竟然回復説,“我的選情很好啊!“令連只有搖頭而嘆,不想再插手化解宋馬心結。也許是受到馬步步進逼的刺激,宋向國民黨表明豁出去的意願,加上李登輝從旁助陣穿梭,使許多藍營大老百思不解地問:“問題能這樣處理嗎?”
當宋楚瑜決心要與國民黨“兄弟登山,各自努力”,馬又向宋表達“會面”之意,得到宋的答覆“相見不如不見”,暗示國親合瀕臨破局的源頭,就是馬沒有意識到宋的目的是為出口氣;而宋的這股怨氣間接表達藍營大老心聲,這也是宋在表明與馬分道揚鑣後,藍營大老個個保持沉默原因。
馬英九不視宋為對手,給予李登輝裂解藍營的機會。尤其在國安秘帳起訴李登輝,兼以吳敦義重炮攻擊李登輝後,馬李關係已進入冰點。過去馬採取“尊李”策略,為他贏得不少選票;然而這次攻李,使李師出有名,反而有操作選情的空間,若李宋結合,究竟會對馬選情産生何種影響?選票是否會向蔡英文集結?國民黨正在審慎評估,待有結果出來,馬英九該如何應變,將考驗馬的政治智慧。
馬英九情況如此,蔡英文也不好過。由於她主導出爐的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經老中青三代痛責,已成眾矢之的,蔡則任令事態發展,使得民調滑落6%。這説明,蔡英文解決危機的能力與馬英九不遑多讓,這對蔡産生很大“硬傷”,説明蔡是“山寨版”的馬英九並非虛言。民進黨大老為此事都慨嘆“問題能這樣處理嗎?”由此説明,2012年大選是場精彩不足的選戰,難怪李登輝、宋楚瑜敢於出面攪和,以配角之姿爭主角風采。
延伸閱讀